每年春节长假之后就会迎来人才招聘旺季。今年春节后,我市分别于2月25日、2月28日、3月5日、3月8日举办了四场大型劳动力交流洽谈会。据初步统计,几场招聘会上,我市共有30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进场人数9000多人次,经洽谈,有3527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意向协议。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用工形势总体好于往年,90%以上企业用工不再“慌”。
市场:招聘会火爆 熟练工抢手
2月25日,春节后全市第一场招聘会在人力资源市场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楼大厅内几乎被招工单位工作人员和求职者围满,一些来得迟的招工负责人因没有位置,只得将招聘摊位放到二楼。整场招聘会火爆异常。
2月28日,节后第二场招聘会再次举行。尽管当日是雨夹雪天气,气温较低,但早上8时许记者来到市人力资源市场时,市场内已挤满了招工者和求职者。只见一张张招聘简章挂满了整个大厅,一些招工负责人甚至将招聘简章贴在大厅的透明玻璃上;市场内的求职者络绎不绝,一直到下午3时许,人群才渐渐散去。
3月5日和3月8日的两场招聘会同样火爆,但以女性求职者居多。
300多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0000多个,哪些职业最热门,哪些工人又最抢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在10000多个岗位中,一线工作岗位占到了70%以上,最热门的工种有一线操作工、化工类技术员、机械类维修工、酒店餐饮类服务员等,其中熟练工最受用工单位的青睐。
“招聘一线操作工,月薪3000元,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招收技术员,月薪3000元至4000元,3年工作经验……”在各个招聘摊位前,记者看到,有工作经验的熟练工最抢手,只要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上前咨询,招工负责人都热情接待。在市人力资源市场“招工(聘)单位、工种、人数一览表”上,记者还发现,招工(聘)单位对招收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都有明确要求,大多数要求年龄在30岁以上;少数要求年龄在20岁以上,但要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我们招收的管理人员年龄必须在35岁以上。”一企业招聘负责人说,管理人员如果没有一点社会经验,很难管理工人。传艺公司招工负责人刘小姐告诉记者,企业只招收熟练工,一方面是考虑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经过两三年磨炼后的求职者有工作经验,思想成熟,工作更加踏实。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对于有工作经验的高技能“熟练工”,企业给出的薪酬非常吸引人,一些技术工种年薪高达10万元以上。
求职者: 不慌不忙 多为“骑驴找马”
记者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内看到,为了尽早招到工人,许多招工企业在招聘简章上打出了急招、急聘等字样。有些企业为了招收更多的一线工人,甚至给出了试工作拿工资的待遇。欧力特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有发展计划,需要招收数十名一线操作工,有工作经验的月薪3000元以上。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可以进厂学,试用期一个月,日薪100元。在现场,不少招工企业还特地给出了包吃包住、宿舍内有空调网络等条件,以增加招聘吸引力。
相对于招工者的“急火火”,求职者却显得慢悠悠。“找工作吗?想找什么工作呢?”在现场,记者询问了多位求职者,他们都表示,不着急,看看再说。据了解,求职者不着急是因为他们多是“骑驴找马”。
“你好,这里招收会计吗?”“是的,是你要应聘吗?”“是的,有什么要求呢?”“有一年工作经验就行。你填写下资料吧。”在一摊位前,记者看见一名20多岁的年轻女孩正在向招聘负责人咨询相关事宜。填写完相关资料后,这位女孩告诉记者,她姓王,毕业后一直在苏州工作,听说家乡现在工资待遇不错,就回来看一看、找一找。一同前来的女孩母亲告诉记者,她们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希望子女靠在身边,这次带孩子来主要是看看,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更好,没有合适的也不强求。
与这位女孩一样,吴小姐也在“骑驴找马”。在招聘会现场,她一边走一边看,看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时便停下来咨询。“原以为自己的工资拿到2000多元已经不错了,没想到春节在家,和几位姐妹闲聊,发现她们的工资多在3000元以上,而且工作也不算太累。这次来看一看,如果有合适的岗位,肯定会跳槽。”吴小姐说。
在随后的采访中,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自己都不是第一次找工作,准备跳槽都是希望工资更高一点、工作环境更优一些、发展前景更好一点。
部门:用工压力放缓 服务企业不停
近几年来,每年春节前后,我市都会不同程度出现“用工荒”现象。今年多数招工企业负责人都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招工压力不算大。“我们企业要招收数十名操作工,现在已经招收到了一部分。”鑫东方户外用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招聘会就能招到工人是他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而且来报名的求职者大多是在外打工的返乡人员。
据市劳动就业管理处主任宋芸介绍,从春节后的几场招聘会情况来看,今年的用工形势总体好于往年,除个别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企业缺少部分一线工作人员外,总体用工缺口不大。其原因主要是今年民工返乡就业人数明显增多。今年春节期间,市人社局印制了2万多份《致返乡农民工的一封信》,通过乡镇村级平台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到每位返乡民工家中,让每一位返乡民工了解高邮的用工情况,吸引他们留乡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市企业的高薪水也确实留住了许多返乡民工的脚步。家住市区的郑贤荣,多年来一直在苏州从事机械加工工作。采访中,他说:“高邮这些年发展得不错,工资待遇不比外面的差,我今年就准备在家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在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像郑贤荣一样,选择回乡就业的求职者并不在少数。
宋芸表示,虽然今年企业用工形势总体良好,但不排除有一些企业还存在缺工现象。下一步,市人力资源市场将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大型招聘会,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牵线搭桥。同时,市场工作人员将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为缺工企业“一对一”服务,必要的时候启动奖励政策,引进民营劳动力中介机构帮助招工,为企业用工做好服务。此外,宋芸还提醒,招到工人后,能不能留住工人,关键还要看用人单位本身;用人单位要善待职工,规范用工行为,自觉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她也提醒广大求职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劳动技能,主动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不能眼高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