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看电影,从农村来的母亲很是不解:现在还有谁去看电影?有到村里去放的,往往早早地收场。看的人寥寥无几,而且一到了黄金档就纷纷回家看电视。电影还没放完,看电影的人已经离去。母亲因此对我说:应该没几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吧。
母亲根据农村的观影经历推测电影是夕阳产业,谁知恰恰相反。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往往比一部四十集的电视剧投入资金还要大,而且卖座的电影其收入也颇为可观。在农村放的电影,大多是相当陈旧的题材,有的之前早已放过,还是重复放映。幕布上经常斑斑点点,更不用提现在的高清乃至3D制作了。这大概是城市和农村的一个断层。农村人空闲多,喜欢看电视剧,不太喜欢速食主义的电影。而且干完农活比较累,在家可以躺着看电视,比较惬意。城市人则追求时尚,喜欢看大制作、大明星(当然,很多空闲多的市民也喜欢看电视剧)。而且去电影院看电影也是情侣们的一个娱乐项目。因此电影院每逢大片上映,不但没有如母亲预料的惨淡,反而人满为患。
电影上映前,只是根据导演、演员、制作、预告片及影评是难以把握一部电影的好坏的。好的剧情成就好电影,制作方往往对剧情保密。预告片可以管中窥豹,不过有的预告片是把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展示,如果剧情烂还是令人失望。影评是了解电影的一个主要途径,然而一则影评人的口味不同,二则为了搏出位,故意挑骨头,三则影评人可能被影片发行方收买,总之,根据影评也不能确定电影的好坏。有时明明一部很优秀的电影,还是被很多人批得体无完肤;反而对比较烂的电影却遮遮掩掩,未戳其痛处。没办法,只有到电影院去一观究竟,才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