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将群众、企业反映的行政执法部门乱处罚等问题列为即知即改重点事项。对此,我市雷霆“亮剑”,组织开展了涉企“四乱”专项治理、涉企中介机构专项治理、涉企行业协会专项治理等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净化企业发展环境。
“我们重点检查有无严格执行企业‘安静生产日’和涉企检查报备制度,有无规范涉企处罚自由裁量权并制定行政处罚分档实施细则,有无严格执行涉企行政处罚审批制以及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市纪委执法(效能)监察室主任马宝元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起,市纪委在全市集中开展治理涉企“四乱”专项行动,旨在纠正违规向企业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4起涉企乱收费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问责追究,对2起涉企行政处罚行为进行了调查。
针对有些部门利用行政处罚权向企业推荐、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机构,强制企业加入行业协会,缴纳会费,接受培训和摊派的现象,我市还开展了涉企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专项治理行动,清理一批不正确履行服务职能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处理一批相关部门的责任人员,斩断部门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利益链,实现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在“职能、机构、人员、财物”上的独立。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下一步,市优办还将出台相关制度,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开展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专项行动,重点对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违纪违法和履行行政执法职责中的问题实施责任追究。”马宝元说道。
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将自由裁量权关进制度的笼子,全市37个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并经审核后出台了“首违不罚”制、“容期整改”制和涉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分档实施细则,明确要求所有涉企行政处罚必须视情节确定具体档次,并一律按对应档次的下限执行。市优办、市法制办和市监察局将定期、不定期组织抽审,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孟琳晴 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