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写作文,学生就头疼。这是小学语文老师口头常说的一句话。如何让小学生爱上写作文?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创设情境教作文,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会表达。创设写作情境,可以使孩子得以亲身体会,将他们的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与此同时,孩子们的思维活动也会积极地展开,将自身储藏的词语变得鲜明而富有感情色彩。最终,孩子们会不经意间将他们所思所想用恰当的词语生动地表达出来。孩子们在语言的表达中学会使用语言、品味语言,享受表达的愉快。
一、 情境创设是写“真作文”的前提
做文如同做人,我们平时要求孩子诚实守信,就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做真人、写真文。“假如一个人在表达的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对于儿童,乃至对于成人,诚实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而且只有在诚实表达的基础上,才会使别人正确地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与外部世界达成一种和谐和沟通。”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作文教学也不是为写作而教写作,而是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习作做了详细的要求:“了解每天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渐渐地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新生事物,要将自己亲身的所见、所闻、所想及时地表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者认为,以上提到的恰巧就是目前作文教学中欠缺的一点。有不少家长为孩子购买许多优秀习作范例,逼着孩子背诵,要求孩子在作文时“引用”。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作文,写作时时常可见“大、空、假”的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所谓的感人,编造一些“大义灭亲”之类的不真实事例。
二、 情境创设,让学生有表达的需要
1、凭借亲身体会去创设情境。众所周知,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特别喜欢老师讲述他们孩子时期的故事。所以由小学生这一爱好出发,可以在培养他们写作时,用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去激发他们,将他们带入儿时情境,使他们有感而发,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在教学《童年趣事》这样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下自己小时候的趣事,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2、开展丰富的活动来创设情境。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接触的事物太少,想要写的东西太少,导致学生无东西可写。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繁华世界,难道就不能利用这个天然的资源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写作氛围,让他们有材料可写,有话想说,有思想要表达?一个好的环境,将会给学生美好的记忆。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可以有计划、有意识地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多注意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注意观察生活,从而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以便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例如:在父亲节前夕、母亲节前夕,分别让学生为爸爸、妈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在班级开展活动,比如演讲比赛,“献爱心”活动,开办赛诗会等。
3、利用典型范文创设情境。现在的语文课本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广泛的知识,但是不少课文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所以,教师要结合一些典型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写作运用上,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我在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中,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细节描写,让学生感受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的自由自在和祖父对作者的疼爱。然后再顺水推舟,向学生提问:“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有特别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呢?他们是怎样疼爱你的?”让孩子说一说,谈一谈,这样便给学生的表达创造了机会,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冲动。
4、利用偶发事件再现情境。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级作为一个小团体,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让学生或激动,或困惑,或气愤,或烦躁……这些都是难得的素材,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倾诉的欲望。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再现情境,抒发真情实感。
三、 情境创设写作的模式构建
1、情境观察。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观察是习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指导写作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验生活,从而引发情感。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叮嘱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新生事物,激发学生的真实感情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老师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重点、有选择性地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如请孩子上台表演,提示:“瞧!他多紧张!”或“看看他大方的样子!”与此同时,不仅要让学生感情投入,教师也要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只有老师进入情境才会带动学生进入情境,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情实感。只有这样,学生的真实感情才能表露出来。
2、情境阐述。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观察思考的内容,用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情境阐述。让学生在创造情境获得亲身经历和写作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记忆先前的情境,再进一步分析,经过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用精确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用适合的方式描绘情境,表现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只有说得明白,才能写得清楚,所以在回想情境口述训练中,老师必须提前提出要求:按照顺序记忆,想清楚再说,说明自己的感受和主要内容;然后,要求注意听他人想法,最后进行自我补充。说话时,要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抓特点、有重点,生动形象具体叙述,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
3、情境试写。将情境的内容用适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情境试写,它是具体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能说明白的情况下,训练情境试写,将说的内容用语言记下来。教师不要太过于束缚学生的思想,要给他们充分的空间,才能够自由大胆地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使内容更加真实,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爱好,减少作文中出现的“移植作文”的现象。
4、评价提升。学生把初稿写完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这样可使学生习作回馈信息快,又可以让他们参与评价,学习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学生自己评改,修正自己的作文,让自己成为习作的主人。在训练中,我让学生完成自己的初稿时,根据本堂课训练要求,各自品读作文,划出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并评价自己的文章等级。然后鼓励同学上台当众朗读自己作文,请大家评价。提倡师生共评学生习作。一评作文内容是否将情境的主要内容写出;二评作文有没有流露真实的情感,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三评作文在表达方式、内容上是否有创新的地方;四评作文是否有个恰当的题目;五评作文中是否有美词、美句、佳段(有时按照作文训练的要求,评时有所侧重)。需注意的是要充分肯定同学们的成绩,鼓励为主,然后纠正病句,指出不足。在交流评价中学习写作技巧,完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将创设情境应用于作文教学,并不是因为教改而产生的花哨形式,仅仅只是让学生的习作回归到更真实的轨道上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学会用心灵去领悟多彩的写作情境,将现实与写作的距离拉近,激发思维潜能,从而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