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湖”笔会看洪泽
  □张荣权 

  五月的一天,风和日丽的天气正如高邮洪泽两地文艺家的心情。高邮文联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一行十一人,应洪泽县之邀,赴洪泽湖畔采风交流。借此机会,许多未曾去过的文友也想会会久闻其名、未曾谋面的大湖洪泽。

  主人如高邮人一般的热情好客,宣传部的领导、文联主席、洪泽本土的文艺家早就候在相约地点。寒暄之后,就盛情地邀高邮的文艺家看展览,听介绍,揽胜景。一圈下来,高邮的同志发现高邮洪泽竟有若干惊人的相似。

  洪泽也是因洪泽湖而得名。洪泽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面积有2069平方公里。春夏水盛,湖水浩淼,近观远眺,弥望的只是白茫茫一片。风起之时,惊涛拍岸,发出令人胆颤的巨响,激荡起一阵阵雾气一般的飞沫,正如伟男人的雄浑气势。管束着湖水的有百里长堤。堤皆为青条石砌就,1800年的岁月没有丝毫撼动它的坚固,这长堤是洪泽人的骄傲,如今正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洪泽人对洪泽湖的感情,就犹如高邮人对高邮湖的喜爱和尊奉。他们称洪泽湖是清纯可人的生态之湖,仪态万千的景观之湖,日出斗金的财富之湖。在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做到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基础上有节制地开发。在洪泽湖湾,人们可以看出洪泽人对大湖保护的有效和认真。广场上,一块巨石屹立,上有红漆大字“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大石之南,一排木制的亲水码头。有人在码头上垂钓,他们神态专注而安闲。脚下是流动的湖水,水清澈,没有一点漂浮物,远望是无边无际的水面,让人心胸豁然开朗,这种环境才真正对得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金字招牌。

  洪泽也有山,山也不高,只有海拔20多米,名称倒很响,叫老子山。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源地。据说是老子曾在此山中隐居炼丹,故名。家乡先贤秦少游曾到过此地,并留有七绝诗一首,“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泗水东城晚望老子山》)。

  洪泽也是一个文化特色十分夺目的城市。境内有名胜古迹40余处。龟山御码头、圣旨碑、水母井、仙人洞、凤凰墩、安角寺、大王庙及上面提到的老子山等处,承载着许许多多让人心旌摇荡的故事传说。洪泽也有“八景”,让人遐想到高邮八景。洪泽的美景曾吸引历史上许多的文人骚客流连忘返。唐宋两代就有韩愈、崔国辅、元稹、白居易、韦应物、杨万里、王安石、苏轼、苏辙、秦少游、米芾、张耒、梅尧臣、陈师道等名家大家。他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连一向“大江东向”般豪放的苏轼,在洪泽也居然“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般百转千回。

  洪泽人有浓厚的文化情结。他们崇文尚礼,待人真诚。书记徐东海是雪安理先生的忘年交朋友,在撰写《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电影剧本时又牵手多日,这次两湖笔会正是这一对朋友的构思。徐书记工作很多,高邮文友去的当天,省纪委、省交通厅都有领导在洪泽。中午用餐,书记忙里偷闲过来与高邮的文友拉手,其平易待人给高邮的同志留下很深印象。下午交流艺术,徐书记又专程到现场观摩,又给高邮艺术家很大感动。于是周同先生一口气写了近十幅字,徐书记在场时,他灵机一动,写下了“东临碣石观沧海,西谒敦煌尚古风”对联,把徐书记的“东海”二字嵌到了对联里。殷旭明先生擅草书,他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姜海宽先生一向讷于言而敏于行,只是埋头书法,皆是力透纸背之作;雪英龙先生隶书行书并用,把十二分的功夫展示在了洪泽文友面前。画家龚定煜先生、房林先生一个下午没有片刻休息,各作了一幅四尺整张和一幅斗方。龚先生的《老子山下有人家》云气流动有神韵,房先生的《溪山清翠图》满幅锦绣有远音,直叫洪泽文人啧啧称赞。两地的文艺家还互相交流了通讯地址和联络方式,以便更多地交流和更广泛地合作。

  离开的时候已是满天星斗,劳累了一天的文艺家们并无倦意,有人正议论洪泽县“大美洪泽湖,天下淮扬菜”等宣传口号的精致,有人因“洪泽蟹都”想到了高邮“左岸大闸蟹”,看样子高邮与洪泽交流的不仅仅是文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游台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旅游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两湖”笔会看洪泽
味至浓时即家乡
品尝幸福
雨季来临
高邮报文游台03“两湖”笔会看洪泽 2014-06-11 2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