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初,我坚持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视“进村组、访农户、跑田地”为家常饭,贴近村民生活,利用自己所学为村民服务。积极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并获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江苏省先进个人称号。配合做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夏秋两季秸秆禁烧等一系列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切实做好区域供水和集镇社区拆迁工作,争创扬州市“绿色示范社区”,服务好社区居民,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带领大学生村官小组其他成员努力推动校外辅导站建设。把握工作重心,注重发挥青年特长,做好团委工作。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11年年初,我萌发创业念头,得到镇领导的大力支持。2011年6月,经过他人的牵线搭桥,我结识了回乡创业的陈小明、朱荣才等人,将养鸡和药材种植作为创业项目,共同筹划创业方案。2012年年初,我的创业项目——明发生态农场正式开工建设,并于当年9月底完工。整个农场占地面积30亩,目前拥有蛋鸡22500只,栽培试种大麻花近一亩。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创业伊始,对内: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承包、厂房建设、手续办理、资金筹措。对外,广泛到周边外地求取真经,积极开拓市场、建立产品销售渠道。但来自资金及项目风险等多方面的压力使我倍感焦虑。
俗话说:“好事多磨”。正当我享受着初次丰收的喜悦之时,上半年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让我措手不及,打乱了我在养殖产业链上的经营节奏。此时,市、镇领导勉励我要坚定创业信心,在争取政策扶持的同时,提升项目内涵,增强自身积累,战胜眼前困难。为我联络镇农技中心和兽医站,扎实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还积极为我联系扬州市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借用他们公司的冰库来临时储存宰杀的鸡。后来,我在镇领导的建议下,联系各大养殖场和200余户散户,筹资588万元联合成立高邮市牧歌禽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合作,切实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2013年5月和7月,我有幸参加了省第三期大学生村官赴台培训考察研修培训班和中组部、农业部第三期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收获颇丰,我萌生了“决定不依靠单一品种结构,适度发展多产业,打造生态式家庭农场和品牌效应”的想法,最终给消费者彰显出“乐活、健康”的理念,制定了近期制度规范和“三步走”长期发展规划。2013年8月,农场获得市工商局颁发的全市首家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今后,我将探索以农场和合作社为主导,努力实现统一购销原材料,有效降低成本,引导群众致富,与安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加强技术市场等方面的联系,致力打造以绿色、生态为目标,以品牌特色为亮点,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集有机水果(蓝莓)种植、大麻花药材种植、绿壳蛋鸡和一般蛋鸡、水产养殖、休闲垂钓为一体的生态农场,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让青春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更加大有作为。 邮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