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生发的季节,经过一冬的封藏之后,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大自然阳气也开始生发。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们应怎样“顺时养生”?春天有哪些气候特征?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春季的特点
春天五行属木,万物复苏,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肝也主升发,因而春气通于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会发生寒性病变。春季也是肝病比较活跃的季节。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
二、肝脏有何特点
肝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利气机的作用。因此,春天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春时节,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起居、运动和精神四方面入手。
三、春季养生之道
春天养生必须顺应人体阳气自然生发舒畅的特点,以“生”为目标。
夜卧早起,可以生人之精
广步缓行,可以生人之神
省酸增甘,可以生人之气
注意保暖,可以生人之力
四、精神调养—肝主情志,“万病气上来”
1、避免思虑过度,少烦神。
2、防止怒伤肝—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做到心宽、心静。
3、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促进肝气的疏泄,有助于肝气的升发与春阳的升发相统一,从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五、起居调养
1、避免劳累—劳累过度可以增加肝脏负担,从而使原有肝病的病情波动
2、慎避外邪、注意保暖
春天的气候俗称“孩儿脸”,说变说变,所以要注意“春捂”,春捂的标准是温度低于15C,1天的温差大于8C。
“春困”现象:早晨不易醒,或醒后又昏昏欲睡,所以要夜卧早起。
3、节精抑欲:节制性生活,不宜过频。
六、饮食调养
在饮食上,宜选用甘、辛、温之品,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粘硬之物
1、合理调配—粮食、肉类、疏菜、水果等都要全面:蔬菜以绿豆芽、黄豆芽、菠菜、芹菜、莴笋、香椿、春笋等为宜。糯米、高粱、大枣、桂圆、核桃等有养肝作用,牛奶、苹果也是护肝食品。
2、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不饮酒,不管什么酒类。
3、饮食宜忌—忌羊肉、狗肉等。
4、食宜清淡—宜省酸增甘,酸性之物具有收敛作用,妨碍阳气的升发,好吃的大多是酸性的,如米、蛋黄、鸡肉、鸭肉、猪肉、牛肉、甜点、鱼肉、油炸类食品等。
七、运动养生
1、不追求大运动量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的活动量大多偏低,因此肌肉和韧带也相对比较僵硬,所以刚开春的时候要进行适度体育活动,不能盲目追求运动量。
2、做好准备工作
在锻炼前,一定要进行充分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放松,防止因为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
3、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散步、春游、打太极拳等,动作宜舒展自然。
4、活动后注意事项
在初春乍暧还寒的气候条件下,做健身运动时,身体活动量不宜过大、出汗过多,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更换衣物,避免着凉,以防感冒。
作者简介:
闫勤,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江苏省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大学毕业后从事内科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其间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解放军302医院学习深造,擅长用中西两法治疗各型肝病、心、脑血管病,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