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情市情企情教育为基础,着力实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素质提升工程。市工商联在加强非公人士政治理论学习、形势教育、政策法规培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还组织他们赴昆山、江阴、邗江等先进地区、创新型企业考察学习,赴清华等名校研修学习,并抓住2011年换届之机,积极扩大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比例,提高政治参与水平。目前,市工商联常执委中担任市委委员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51人。在回报社会方面,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在全省独树一帜;市青年企业家沙龙设立“圆梦未来”助学基金10万元,定向捐赠高邮中学的寒门学子。
以小微企业为主要群体,着力实施服务兴会工程。市工商联牵头成立了高邮市非公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在《高邮日报》设立小微企业服务热线,已为60多家企业提供融资、用电、用工、项目申报各类服务;成立了非公经济商学院,根据非公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实行订单式培训,首期培训71人;创办《商界》专栏,大力培养新生代企业家,发起并成立了高邮市青年企业家(创业者)沙龙,组织“百名浙商进高邮”活动。
以“四有商会”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市工商联积极开展“有阵地、有活动、有经费、有特色”的乡镇(园区)“四有商会”创建活动,构建起上下贯通的工作基础;在扬州市率先完成工商联和乡镇商会换届工作,一大批政治素质高、发展后劲强的企业家充实到工商联和基层商会的班子中来;建立正常的工作交流机制,加强商会秘书长工作交流,主动拜访各商会会长;开展分片区活动、工商联界别组、女执委小组活动,增强了工商联组织的活力;重视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建设,牵头成立了高邮市浙江商会、青年企业家沙龙,北京市高邮商会正在筹建中;重视工商联机关建设,培养创新能力,整个队伍务实干事的能力明显增强。
杨军 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