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掌握与廉政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廉洁高尚和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自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我校积极行动,着力找准廉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设计多种有效的载体,从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把“廉政文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生动、直观、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体现了人生的主题启蒙化、严肃的课题情感化、单一的说教艺术化的特色。
一、班级营造廉洁氛围
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良好的土壤。要使班级廉政文化产生良好效果,氛围的营造、环境的打造十分重要。为了让学生在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受到熏陶,文化长廊里开辟了师生廉政作品专栏,教室墙壁上悬挂了著名科学家、学者、廉官的画像,楼梯拐角处、卫生间挡板上张贴了治学、治教、反腐倡廉的名言警句的标语牌,真是时时处处见廉洁。
二、读本引领廉洁意识
通过廉政文化读本,让廉洁教育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廉政文化的灌输、廉政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读本渗透廉洁教育,1、2年级学生学习《三字经》《中华百家姓》《弟子规》等内容丰富的传统廉政读物。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文明礼貌、爱国爱家、自爱自律等意识。《数学》《科学》等学科读本则注重加强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科学态度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课堂渗透廉洁内容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将廉政意识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融入学生的意识行为之中,学校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要求教师把廉洁教育写入教案,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品社等教材中的廉政教育资源,不着痕迹地对廉政内容进行重点提示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政教育。
如语文课本中的《孔繁森》《平民总统孙中山》《不朽丰碑》等,让学生体会孙中山、徐向前、焦裕禄、孔繁森等老一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一言一行。
四、活动增强廉洁教育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形的“教”达到无形的“化”。学校坚持将廉政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能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分辨真善美、假丑恶,塑造清正廉洁道德品质,增强拒腐防变免疫能力。
利用每周晨会、班队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诚实、正直、节俭和有责任心为基本内容的有关资料,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增强反腐倡廉的意识。当学生对廉政文化接受以后,开展征集廉洁警示句及座右铭活动,教师对他们写的警示句进行修改、归纳、筛选,整理成册保留下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把廉政文化的根深深地埋在他们的心底;开展“如何做一名敬廉崇洁的好学生”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认清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危害,自觉反腐倡廉;以学科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崇尚廉洁的手抄报评比,让学生用心收集资料、设计版面,在小报上用漂亮的书法写一句廉政警句,插入一篇小故事,宣传廉政建设中的先进人物,绘上漫画和插图,使手抄报增添色彩。
五、实践体验廉洁真谛
在“敬廉崇洁”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以一种校园文化的形态予以持续不断的熏陶,从而将防腐倡廉的因子根植在意识中,内化为一种思想素质。
当学生离开学校,会随手把电器开关关上;日光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去关;当水龙头滴漏时学生想到先用一个盆子把它接下来,并马上告诉老师;当看到有人忘了把水龙头关紧,及时去把它关上,还会嘀咕一声“不能浪费水资源”;当学生打草稿时,必定会充分利用,稿纸上不留一丝缝隙;当学生在节日时送贺卡,总会亲手制作,这样既有诚意又节省。
六、课外深化廉洁内涵
倡议学生给家长写一封劝廉信,向全体家长发出了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共建“廉洁之家”的活动,鼓励学生争当“家庭廉洁小监督员”。通过学生的汇报、宣传,将廉洁教育的思想带进家庭,请父母在廉洁方面做出表率,同时,请家长协助学校注重培养孩子“诚信做人,勤俭做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