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既保“红线”,又保发展?今年以来,市国土、发改等相关部门创新工作思路,把向上争取作为工作重点,在精心包装项目的同时,多次跑省国土厅汇报项目用地的实情,争取项目土地的点供,使扬州中信邮都轮毂项目、江苏跃马钢管制造项目分别获得188亩和221亩的土地点供指标。今年7月7日,我市三垛等乡镇遭受龙卷风袭击,为扶持受灾地区重建,市国土部门又跑省国土厅汇报相关情况,获得了省厅专门下达特供土地计划50亩。争取独立选址土地计划,是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的又一途径。市国土、发改等部门为了向上争取更多的土地指标,为全市土地供给留下“空间”,又向上争取独立选址项目2个,获得土地计划254.85亩,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澄子河水质达标补充工程安置区231.53亩、高邮湖风电场23.32亩。同时,在省国土厅2013年增减挂钩土地指标未下达前,又向上争取我市部分增减挂钩土地指标320亩,解决了项目落户的用地需求。
为盘活现有土地存量,腾笼换鸟,我市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进行了“拉网式”执法检查,对多批少建、早批慢建的项目,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督促其按合同投资到位,加快建设;对批而不建的项目,采取调回土地指标、新项目供地置换等措施,使闲置和低效土地得以盘活利用,发挥其最大效益。今年1至10月,通过督促开工、转让等方式处置闲置、低效土地20宗、885亩。
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认证评估机制,坚持以效益定项目,以投入供土地、以产出给政策,坚决杜绝多批少建、围地不建、投资体量不足现象的发生。杨金萍 殷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