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续打造“东方邮都”形成高邮特色品牌
  □倪文才

  “东方邮都、魅力高邮”,一度成为高邮对外宣传的口号。“东方邮都”的提出让高邮人为之自豪,使文化高邮建设工作有了目标和抓手,也让外地人对高邮多了几分赞美和向往。时至今日,这句口号没有过时,只是叫得不那么响亮了,因为“东方邮都”的形象塑造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笔者认为,“东方邮都”是高邮的文化特色,软实力所在,其品牌需要继续打造。

  打造“东方邮都”战略的提出和工作进程

  打造“东方邮都”是2005年高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2005年7月26日,高邮市委、市政府决定:以邮文化为起点和依托,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构建以邮文化旅游产业、邮交易市场产业、邮产品研发制造产业以及邮物流服务产业为骨干的邮产业群,用5至10年时间,把高邮打造成国内著名、世界闻名的“东方邮都”。并提出实施“六五一”工程,即盂城驿站、邮驿博物馆、邮都文化广场、邮驿礼俗、邮驿旅游、古南门大街等六大项目;邮文化产品研发设计、邮品实物和网络交易、邮品展示、邮文化产品生产制造、东方邮都现代物流等五大中心;规划建设一个邮文化产业园,集聚现代邮品的研发、策划、生产、营销能力,拉长产业链,形成独具特色的邮品产业。

  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得到上级领导和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时任省发改委主任的钱志新说:“打造‘东方邮都’是高邮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省发改委将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在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开幕式上说:“千年邮缘,高邮邮文化源远流长,最有资格、当仁不让地应当是中国邮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2005年9月用了一天半时间对高邮进行了考察,他认为:“邮文化是高邮的独特资源,一定要发挥好、利用好,高邮是以邮为名的城市,打造‘东方邮都’意义重大。”国家邮政局、全国集邮联领导对高邮的决定也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大力支持。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启动发展邮文化产业项目报告书编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打造东方邮都的各项工作从此全面展开。八年来,高邮先后承办了第三届(2005年)、第四届(2007年)、第五届(2009年)中国邮文化节,现在正在筹备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2007年、2012年先后举行了《京杭大运河》(小型张是高邮镇国寺和秦邮亭图案)邮票、《宋词》(含秦观《鹊桥仙》)邮票首发式。有关企业向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11大类,包含上百个产品和服务项目。2006年,正式开通“东方邮都”网站,启用“东方邮都”徽志,“东方邮都”电话彩铃上线。2007年10月,邮都文化广场落成,同年10月19日,中华集邮文献馆建成开馆。文游路路灯改造着力营造邮的氛围,全部换上了邮票样式的灯箱。2013年4月18日,盂城驿扩容改造、南门大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高邮的集邮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继获得“全国集邮之乡”称号后,2011年又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命名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市”(全国只有3个县级市获此殊荣)。现在“东方邮都”已初步叫响,品牌的打造已有较好的基础,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

  打造“东方邮都”意义的再认识

  两千多年前的秦王嬴政在高邮“筑高台、置邮亭”,由此拉开了高邮与邮驿、邮政抹不掉、扯不断的千世因缘。全国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驿站——盂城驿就在高邮。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高邮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邮文化是高邮的城市个性,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竞争优势。正基于此,高邮响亮地喊出了打造“东方邮都”的口号,利用邮资源、大做邮文章,加速推进追赶式发展。如今时间已经过去8年,经济、社会形势都在发生变化,市委、市政府领导已经换过几任,一些人心中产生了疑问,也有人担心,打造“东方邮都”的口号还提不提?既定目标还要不要努力实现?我认为,打造“东方邮都”应该仍然是高邮的发展战略,这个口号不但要提,其工作还要继续加强。

  1,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党中央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打造“东方邮都”,从本质上说就是文化建设。邮文化是高邮传统文化的个性特色,高邮在历史上一直是邮传重地,盂城驿传邮近400年,高邮为邮传做出过重大贡献。邮传的重要站点,使高邮与外界有了更为广泛的联系,邮传给高邮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邮驿的组织形式和基本要求对高邮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了高邮人热情待客的行为习惯和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打造“东方邮都”就是对邮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设高邮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其意义十分重大。

  2,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当前,寻求文化享受的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者的一种风尚。高邮在历史上不是都城,名人遗迹也不多,但我们有深厚的邮文化积淀,有古代盂城驿站。中国历史上邮驿遍布全国各地,盛唐时期全国有驿站1639个,明代鼎盛时期全国有驿站1375个。但是时过境迁,至今保留下来的驿站只有三处:一处是鸡鸣山驿,虽然以驿设城,规模很大,但现存的几处房屋没有修复,驿站功能未能展示出来;一处是姑苏驿,如今只剩下一座横塘驿亭;还有一处就是盂城驿,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盂城驿是目前国内建筑设施保存修缮最为完好、功能展现最为全面的古代驿站。盂城驿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邮驿史的见证,中国邮文化的重要遗存。我们打造“东方邮都”,就是将高邮的邮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东方邮都”是一个大的品牌,把这个品牌叫响了,高邮一定会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邮文化旅游目的地。

  3,从招引项目的角度看:时任高邮市委书记王正宇曾经说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高邮引以为自豪的,但今天用世界眼光来审视,文化,特别是区域性文化,如果不与产业融合,不与经济联结,就必然缺乏持久的生命力。”打造“东方邮都”,就是让邮文化与邮产业融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地区竞争力。同时,“东方邮都”名声响亮了,可以提高高邮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高邮。

  打造“东方邮都”继续要做的工作

  当前,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对“东方邮都”的继续打造进行战略定位。同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修编完善“东方邮都”打造规划。2006年1月7日,高邮召开了邮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2月10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邮产业,打造“东方邮都”的工作意见》。时过8年,这个规划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修编。修编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工作研究谋划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的过程。要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集思广益,编制出一个切合实际、可操作性的规划文本,以使我们的工作有目标、有方向。

  2,研究提炼邮文化精神。邮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直说要弘扬邮文化,那么到底要弘扬什么?邮文化的本质或者说精神是什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炼。比如“团结协作”,古代邮驿、现代邮政都是全程全网,全国一盘棋,联合作业,在相互协作中实现信息和实物传递。比如“快速高效”,信件实物传递讲求迅速快捷,古代邮传有严格的时限要求,军情报送有600里加急、800里加急。现代邮政对信件传递的要求更高。比如“诚实守信”,邮传讲究准确、安全,要求驿站、邮局以及递送人员保守秘密,不得私拆、丢弃信件,把邮件当作生命来保护。现代邮政中,信件贴上邮票就好比定了一份合同,邮局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地址将信件投递给收信人,明码实价,没有生熟贵贱之分。再比如“开拓创新”,古代邮传从邮亭到邮驿的设置以及驿道的开辟,从符验、勘合到滚单,现代邮传从信件到物流,从平信、航空挂号到特快专递,从电报、电话、手机再到互联网,无不体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团结协作、快速高效、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是邮文化本质所在,对此要大力弘扬,以与我们高邮精神融为一体。

  3,普及邮文化知识。在一次打造“东方邮都”的座谈会上,甘肃中山学院院长赖景耀教授在发言中说:“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作为邮都,高邮人要爱邮、懂邮,积极参加集邮。对高邮干部考核要加上懂邮这一项,不懂邮的干部不要提拔。”虽然他说的话有些绝对,但其希望和要求还是有道理的。我们要号召高邮的各级干部注重邮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邮文化就是了解高邮的历史、了解高邮的传统文化、了解高邮的市情。要编写乡土教材,让邮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让高邮学生从小就知邮、爱邮。要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宣传介绍邮文化知识。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集邮,组编邮集,在全市形成浓厚的集邮氛围。

  4,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东方邮都”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是由一个个项目组成的,我们要从项目入手着力推进。对已定的盂城驿扩容、南门大街改造、馆驿巷二期、马饮塘湿地公园、马神庙、爱情邮票博物馆等项目要加快实施步伐。城市建设要融入更多的邮文化元素,让人走进高邮就能感到浓烈的“东方邮都”氛围。邮产业项目目前还是“短腿”,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要引进邮品研发、生产项目,争取早见成效。要组织人员创作有关盂城驿的电视电影剧本,筹集资金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形成《乔家大院》、《芙蓉镇》那样的轰动效应,把盂城驿推向全国。要继续办好中国邮文化节(时间上可以定为两到三年举办一次),从行政角度来说,节庆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办节的过程就是创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优良品质的过程,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提高高邮人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过程。通过办节可以更好地弘扬邮文化、招引大项目、展示新形象。

  我相信通过全市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东方邮都”这一品牌一定会享誉海内外,为高邮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继续打造“东方邮都”形成高邮特色品牌
爱心圆梦 扬帆远航
高邮报特别报道03继续打造“东方邮都”形成高邮特色品牌 2013-08-28 2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