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小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自然心旷神怡!
我茶余饭后,常常徜徉在林荫道上,悠闲自得地观看着景色、人流以及一家房屋窗户外的鸟笼。这鸟笼的主人是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颇有名气的老美术工作者,他爱生活,爱自然,尤爱小鸟。我曾经问他:你的鸟笼怎么有三至四个挂在窗外?你的鸟是从哪买的?他神秘地笑了笑,娓娓向我道来。因为爱鸟,所以就经常观察鸟的生活规律和鸟的行踪。早晨,当朝阳喷薄欲出,透出万道霞光时,动听的鸟声就飘荡在林荫道上,只见它们站在枝头享用着香樟树上的花和花蕾,捕捉着树杈上的昆虫及虫卵,轻盈地在枝头之间跳跃,让香樟树上的花粉飘拂了起来,洒满了枝头,洒满了小道,无形之中起着传花授粉的功能。中午时分,小鸟似乎善解人意,不知是飞向远方觅食、玩耍,还是在哪里栖息,小区的林荫道上是幽静宜人。当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时,鸟儿又开始了歌唱,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嘴中得意地叼着小虫,歪着头两边张望,不知是在炫耀自我,还是在寻觅知己,浑然一幅百鸟嬉戏图。
当夜幕降临时,鸟儿发出了叽叽的低吟之声,有的蜷缩在树杈之间,有的扑愣愣飞来飞去,似乎在寻找栖息之地……此情此景,萌动了这位画师的一个奇妙而智慧的设想。他在窗外放了几个鸟笼,在笼中放了小米、杂粮,敞开笼门,引鸟进来栖息。从早春二月直至深秋十月,未见鸟儿光顾舒适而温馨的鸟笼。但是只要细心观察,鸟笼周围的鸟儿多了,飞来飞去地围着笼子转,而且好奇地、警惕地盯着笼子里的食物,胆子大的鸟儿站在笼口把头伸进去,偷食吃,就是不进笼子……
转眼,冬天到了,随之而来的是呼啸的西北风和纷纷扬扬的白雪。鸟笼子照样挂在窗外,照样放好了食物和水。在这个季节,只有在中午的时候才能看到鸟儿在披着银花的树枝上跳来蹦去的觅食。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鸟儿没有进笼子吃食,似乎对鸟笼门口有所警惕。然而,饥饿的鸟儿终究经不住笼中食物的诱惑,耐不住寒冬腊月的严寒,终于跳进了人为的善良的“陷阱”,享受了美餐和温饱。
善良且智慧的画师,为了与鸟儿同乐,采取了来去自由、进出听便的“政策”,让鸟儿既能吃饱,又能温暖,更能自由。只见鸟儿飞出笼子站在枝头,梳理着羽毛,卖弄起了嘹亮的歌喉。路过的人们,欣赏这隆冬季节的飞鸟图,享受着人与鸟儿同乐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