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立化学问题情境
设立化学问题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对相关问题情境的设立,提出问题,使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新奇性,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情境的设立可以有很多种: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可以结合游戏,亦可以结合一段故事。问题情境的设立,对于大脑皮层有一种较为强烈的持续刺激,有助于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活跃思维、加深记忆。
二、把握好课堂提问
一节好的化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零距离接触,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在提问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老师在提出问题时更要注意所提的问题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过于简单,使提问失去意义。
在提问时教师还要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要注意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些,提问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要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别着急,好好想一想,这样,学生才会敢说敢做,才能有好的回答。
三、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运用得当,不仅能够为学生解答疑惑、传授课本知识,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对于实验教学法产生了兴趣,自然也就会愿意学习。
四、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也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够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身边找出化学问题,如钢铁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糕点的制作中会加入小苏打,受酸雨污染的地区土壤中要洒入熟石灰……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化学,我们要注意引导,把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满足学生需求,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体验成功法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足以激发他对于这件事产生足够的兴趣,并对此持之以恒。学生也不例外,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并成功地解决,体验到这种成功带来的快乐时,会在这种快乐中进一步地前进,并对其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成功-兴趣-更大的成功-更浓的兴趣,这就是所谓成功法。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可以成功的机会。比如,当提问学生某一个化学问题时,其答案并不一定要完美无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学生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提高。
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精练的语言能赢得学生的欣赏。有时候学生喜欢某个学科,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学科的教师。如果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他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高,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把枯燥的课堂学习变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