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电冰箱的人家寥若晨星。在人们生活还不富裕的年代,人们倍加珍惜财物。夏天,中午吃剩下来的菜,放在锅里烧开后盛起来留在晚上吃;倘若晚上还吃不完,再烧一下,打上一桶井水,将剩菜放在碗里搁在井水里逼,以给剩菜降温。
夏天,挥汗如雨,买上一只西瓜回家,不能立即吃,因为手摸上去甚至有些烫手,怎么办?隔壁人家有口百年老井,打上一桶井水,将西瓜放在水里逼,西瓜不烫手了,再换上一桶刚打来的井水,再逼,过了一小时许,剖开西瓜,全家人享用,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功效。
才煮好的鸡蛋,吃不得,赶紧放在冷水里逼,一方面可以使鸡蛋不烫手,不烫嘴,另外还有一个作用,热鸡蛋遇到冷水,蛋白立即收缩,过一会儿就容易剥掉蛋壳,而且不会连着蛋白。
卖汽水的商家,将一二十瓶汽水放在一大桶水里逼,戗上一块牌子。上面写道:冰镇汽水!当今的青年倘若看到那时的影像资料,定会笑道:这算什么冰镇汽水!
某年夏天,白天最高气温达到42℃,小梁从外面回到家里,打上一盆井水,将头栽在水里逼,奶奶见此情状喊道:伢子,不能逼,热头突然遇冷要生病的啊!小梁赶忙抬起了头。
逼,《广韵》:迫也。夏日,剩菜放在井水里逼;西瓜放在井水里逼;平时,刚煮熟的热鸡蛋放在冷水里逼,汽水放在井水里逼,小梁将头放在井水里逼,这里的“逼”都有逼迫、强制使之降温的意思。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宝玉在薛大爷家吃过酒,踉跄来到自己院内,晴雯睡在院内的床上,宝玉坐在床边,一番对话以后,晴雯又对宝玉说道:“我倒一盆水来,你洗洗脸,篦篦头。才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才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打发你吃不好吗?”夏日,贾府将果子放在凉水里逼,也是为了防暑降温,吃下肚去,暂时舒服。大作家、大师曹雪芹将“逼”写成了“湃”,应该说是一个笔误,这并不奇怪。在曹雪芹生活的时代也有用凉水逼使果子降温的做法,无论如何这个“湃”字在这里是讲不通的,湃,读“派”,它和“澎”组成一个复合词“澎湃”,形容波涛互相撞击,或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古与今,“湃”是不能单用的。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那老头儿把那将及二尺长的白胡子放在凉水里湃了又湃,汕了又汕。”该书的作者文铁仙(康)大概是受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影响吧,将“逼”也写成“湃”了,犯了沿袭的小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