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延庆  

  放寒假了。一天,上初中二年级的小欣看爷爷在劈木材、剁树枝,那些是从自家的树林里整修来的。有些树长到碗口粗又死了,爷爷先用锯子锯成一段一段的,每段一尺多长,然后用斧头劈,很快就劈成一丫一丫的了。小欣在一旁对爷爷说:如果横着剁,每段不长,可能比竖着劈省力。爷爷笑着说:你试试看。小欣拿起斧头,想将一根一尺多长的小树干剁成两段,使尽吃奶的力气终难剁下。爷爷要他将树段竖起来,先用斧头在横断面凿了一个大口子,斧头丫在大口子上,不用多大劲,树段就劈成两半了。爷爷告诉小欣:要顺着木纹剖析,很容易劈开;逆着木纹剖析,就很难劈开。爷爷念过几年私塾,从《三字经》《百家姓》,读到《幼学琼林》《论语》《孟子》,再读《诗经》。爷爷读过《诗经》,他说:在两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析木要顺木纹,《诗经·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析薪扡矣。”意思是,树木砍伐下来倚在那里,剖析的时候要顺着纹理。扡,读chǐ,即顺着纹理剖析。江淮方言中至今有其音、其义,扬州、高邮一带读cī了。小欣听了爷爷的一番话,会意地点点头。他还借题发挥:做任何事情要顺势去做,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逆势只会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劳而无功。爷爷摸摸小欣的头,笑嘻嘻地直点头。

  现代人添置衣服一般都买成衣,而特殊身材的人还要买布去裁缝店做。小庞是个胖子,身高1.60米,体重100公斤。他到布店里看准了布的颜色、质地,不论价格,就买定了。只见布店师傅在布的横头剪一小口子,一扡到头,一块布叠几叠就行了。这里的“扡”,是顺着布纹剖析。倘用剪刀慢慢剪,反而会参差不齐。而这一“扡”,也是要一点功夫的,不会扌也 的人会将布撕歪了。一块布如要竖着剪,那就不好扡了,因为纹理不对。小庞将买来的布拿到裁缝店去做,谁知布店师傅将他估计得过胖了,因而多买了一尺多,本来应当让裁缝师傅去处理,而小庞才在布店看到师傅扡布的情景显现在眼前了,他想在裁缝师傅面前露一手,在那块布料的边缘剪一个口子,然后用力一扡,裁缝眼看小庞扡得不对劲,急忙制止,拿过布料剪了起来。裁缝师傅说:扡布时起初不能用力过猛,接着要用力均匀,否则就歪了。小庞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后脑勺说: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

  扡,又读tuō,同“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盂城驿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心蕴神思 情生奇葩
“冬至”忆旧
千万孤独的雪
烧土灶的故事
高邮报盂城驿03 2012-12-21 2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