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拉松文化
  □姚维儒   

  对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我一直很期待,但“广马”选手猝死和“北马”千人接受医疗救助的消息,给上海马拉松组委会及参赛选手都敲响了警钟,健康之跑竟引出生命之问。我认为,马拉松是对体能极限的挑战,长跑则更具健身意义,参加半程或全程马拉松,请量力而行。

  大家都认为,这届马拉松赛事是组织得最完善,最体现人文关怀的一次赛事,赛事十天前,我每天都能收到“上马”的温馨提示。醇厚的关爱、科学的指导、慎重的提醒,如蜜糖般地滋润着每个参赛者的心田。

  为了让三万人顺利跑完马拉松,组委会为每位选手都上了保险,半程、全程的最后阶段每隔50米有一个人在关注着你……

  体育,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马拉松赛事更是一道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何况是在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早从媒体得知,今年的马拉松比赛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上海景观体育,它集中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积淀。全新魅力美景的马拉松跑道,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马拉松路线之一,我虽说对上海非常熟悉,但心中仍充满着激动与期待。现在许多城市的马拉松赛事,都力求将其最好最美的路线向世界展示,今年家乡扬州半程马拉松路线就是最好的例证,运动员跑在路上,犹如时空旅行一般,感受的是2500年的人文史脉和“唐宋元明清”的历史遗迹,体验的是“从古跑到今”。所以说,体育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着。马拉松赛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

  赛前几天,我很关注上海的气象变化,知道上海每天都在下着小雨,心里还真有点纠结。12月1日入住宾馆,夜里的雨竟下个不停;2日开赛前天空仍飘落着丝丝细雨。穿着裤头汗衫外罩一件简易雨衣立在初冬凌晨的雨下,还真有点冷,但大家相拥在起跑线上,并不觉得冷,心里填满的是力量、勇气和期待。

  上海是一座奔跑的城市,外滩沿线、浦江两岸屹立着现代上海的摩登巨变,金陵路上,老上海的风情袅娜袭人,南京路是十里洋场的最佳体现,静安寺、淮海路、西藏路则是上海百年经典的海派写照,一座座建筑就仿佛是一个个凝固的音符,我们奔跑在跑道上,身边掠过的是城市风貌的载体,是热情观众的簇拥与欢呼,让大家记住的是体育精神的传播、现代文明的传递、传统文化的展示,更主要的是让人们记住了什么是马拉松。

  开赛当天,整个上海都仿佛停止了脚步,从外滩到上海体育场,沿线无车,一切为马拉松赛事开道,快节奏的上海人驻足停顿,亲身感受低碳环保的绿色运动,他们热情地为运动员加油呐喊。我与三万人一起奔跑在上海的跑道上,心中漾着极大的快意与自豪,脚下的步伐也不由地轻快起来,比赛成绩是次要的,更主要的享受赛程的氛围与快乐。一路上告诫与鼓励的提示真的很温馨,保健救护真的很周到,在开始的十几公里,C3761号选手放慢速度甘做我的“兔子”,关心激励的话语让我好感动,这些不正是马拉松文化的最好体现吗?

  试问,我们中的很多人请假、自费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比赛完马拉松又匆匆赶回去,为了什么?为的是享受马拉松快乐的同时,传播马拉松的精神和文化。

  跑步,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件枯燥乏味且辛苦的运动,但对于长跑者而言,每次马拉松就是一部浓缩的人生。一个单位、一个地方,跑马拉松的人多了,就自然成就了某单位或地方的马拉松文化,成了一种正能量。你注意了吗?参加马拉松的人,都很健康和阳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盂城驿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时尚新干线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疒反
老姚和他的《记忆》
永远的《记忆》
烟火情愫
马拉松文化
高邮报盂城驿03马拉松文化 2012-12-07 2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