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1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味俄罗斯
  □ 陈宝林

  小时候,我就对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国家俄罗斯(前苏联)充满了好奇,列宁、斯大林、十月革命、列宁格勒保卫战以及后来的中苏关系恶化、珍宝岛事件,再后来的苏联解体、核潜艇下沉、普京两度称雄。凡此种种,让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最大面积国家充满了神奇,也更让人神往。近期,有机会随市建筑业协会学习考察团赴俄罗斯参观学习,时间不长,但感慨颇多。

  莫斯科印象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建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多年。城市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为中心,呈环形、放射形布局,近4000多条街道,城市绿化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0%,有89个公园和400多个小公园,还有100多个街心花园,这在全世界的城市绿化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克里姆林宫周围是红场和教堂广场等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像枢密院大厦、兵器陈列馆、列宁墓、瓦西旦大教堂等,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俄罗斯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这些建筑虽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看不到任何的裂缝和损伤等,可见当年的建筑水平是何等之高。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政府所在地,但游人可以进入大院参观,甚至可以步行到据说是普京办公的楼下,周围看不到警察(估计便衣肯定很多)。我想,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安保能像俄罗斯这样大胆、倔强,太有个性了。

  印象中的红场很大,很平整,也很有气魄,但身临其境后感觉并非如此。红场面积不大,只有9万平方米,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红场的地面也不太平整,是一块块小方石铺就的。我想,每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那些士兵的大皮鞋踏在上面,其辛苦的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莫斯科的文化氛围很浓,有很多的人物雕像和纪念碑,最著名的要数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普希金广场。1937年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把昔日的苦行广场改名为普希金广场,广场上耸立着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纪念像基座上刻有普希金的一首诗:“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蹇滞的人们祈求过怜悯和同情。”我想,俄罗斯人能为有像普希金这样伟大的作家而自豪,世界各国人民也一样。因为人们崇尚文化、喜爱艺术的心是相通的,俄罗斯人热爱他,我们也一样。

  莫斯科的现代化程度不高,除了一些十八、十九世纪的精美宫殿和建筑外,现代高楼不多,30层以上的大厦屈指可数,高架桥也不多,高档饭店更是寥寥无几。晚上看不到桑拿、歌厅、夜总会,只有很少的咖啡厅和酒吧。马路上除了汽车就是两边的行人,看不到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是我在其它地方从未感受过的。俄罗斯人文明程度较高,公共场合没有人大声喧哗,马路上看不到违章开车和停车的,在一些小路上,汽车总让行人先过,这便让人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从网上了解并听导游多次提醒,莫斯科小偷很多,光头党也很猖獗,但我和我的团队一直未遇到,这实在是一件幸事。

  圣彼得堡素描

  火车经过一夜(整8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远东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前苏联称列宁格勒)较之莫斯科,又是一番风味。纵横交错的马路和一排排宫殿式的建筑占据城市大半,街两边的建筑均有100多年历史,大都三至四层,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圣彼得堡从未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二战时德军重重围困,苏联红军坚守900天,硬是未让德军进入。

  圣彼得堡最著名的景点要数坐落在市中心的冬宫和建筑在郊区的夏宫。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当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就是在冬宫里一举推翻沙俄反动统治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对此有过精彩的描述。冬宫收藏有世界各国的艺术品:油画、雕像、地毯、家具、工艺品等一应俱全。尤其是那些著名画家留下来的1000多幅油画,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和现在的彩色照片差不多,让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冬宫和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齐名,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由于它的建筑豪华与壮丽,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圣彼得堡的创始者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住在二楼,楼上的装饰极为华丽,让人目不暇接,有如步入仙境。坐落在市中心涅瓦河岸的彼得要塞也是圣彼得堡最著名的古建筑,要塞中有圣彼得堡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

  纵观圣彼得堡的整体风貌,它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品位与莫斯科大致相同,但它的建筑风格在整个俄罗斯却是独具一格的。“欧陆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在该市的整体建筑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像冬宫、夏宫、圣以撒大教堂等。此外混合的建筑风格也是其建筑中常用的,其中救世主大教堂便是威尼斯拜占庭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代表作。

  7天的俄罗斯之旅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对这个充满神奇而又充满个性的国家初步有了一些了解。总体上说,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建筑风格以及文化品位均很有个性色彩。俄罗斯人特别喜欢饮酒,他们不讲究菜肴,有酒就行。女士们一般喝香槟和果酒,男士们偏爱伏特加;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挺有风度;俄罗斯人还特别喜欢花,逢年过节或是外出作客,都要买花。中国人大都喜欢喝绿茶或是铁观音,而俄罗斯人却喜欢喝红茶并且加糖;俄罗斯人普遍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看书读报的人。

  要说不足之处,就我看来,俄罗斯的一些基础设施目前还比较薄弱,像机场、车站等公共设施都较为陈旧,人们的生活水准普遍不高,商店里买不到高档烟酒,晚上的城市亮化效应和各种娱乐消费设施都还跟不上时代步伐。比较起来,我总觉得我们中国人的现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一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喜庆十八大
   第06版:盂城驿
   第07版:时尚新干线
   第08版:专版
品味俄罗斯
焦 屑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盂城驿
高邮报盂城驿06品味俄罗斯 2012-11-09 2 2012年11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