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高邮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
  “五·四”运动后,高邮人民在她的洗礼下,迸发出了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促进了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觉醒。一些在学校读书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启示下,为了寻求真理,开始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高邮城青年张廷仁(南京工业专科学校)于1925年下半年,在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中,被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上海大陆大学政法系求学的临泽镇青年颜孟平,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外,在外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邮人有临泽镇的车载(上海中学教师)、界首镇的张铁生(上海大厦大学学生)、郑家垛的郑洪(南通师范学校学生)。他们都利用假期和探亲的机会,回到高邮宣传革命思想。由此,在高邮这片热土播下了革命火种。

  1927年下半年,高邮有了中共地下党员活动,不久就建立了党组织,领导高邮人民开展农民运动和工人斗争。

  这个形势的背景即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一批外地的共产党员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而暂住高邮,他们在高邮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

  同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派颜孟平到高邮开展工作,建立了党支部(共3名党员)。他们主要活动在夏集(临泽西北一带,今属宝应县管辖)、周庄、五区郑家渡一带。这里草荡成片,渔民较多,因此,支部从事的多为渔民运动。

  1928年6月,高邮已建有中共特别支部;1928年11月,经扬州特委批准,建立了中共临泽支部,有10多名党员。同时,还建立了中共三垛特别支部。1929年春,成立中共高邮县委员会。

  1929年春夏之交,经中共高邮县委批准,在界首乡村师范学校秘密建立了党支部。支部引导学生自办油印小报《奋斗》(约为半月刊),每期都有宣传革命的评论、讽刺时局的小品、纵谈理想的散文、抒发激情的诗歌等内容。

  1929年,高邮大旱,高邮县委发动灾民开展“旱灾不交租、不交捐、不还债”的斗争活动。

  然而,中共高邮县委的发展并未一帆风顺。从1930年4月起,党组织活动处于瘫痪状态,县以下各级党组织因失去领导而相继停止了活动。

  1931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委派上海大厦大学学生、中共党员王为雄(徐平羽)以组织员身份,回到家乡高邮开展党的活动。王为雄的父亲王守廉是清末秀才,辛亥革命时期为高邮“和平光复”的主要骨干之一。王为雄的三个叔父都是高邮城的富裕大户。

  王为雄以大少爷的身份先后联络了一些中共党员,秘密开展党的工作,活动范围由高邮城区扩大到菱塘、界首等乡镇。

  1931年8月,高邮等地发生特大水灾。其中,高邮县决口10处,高邮城北门外挡军楼一带死亡和失踪人数有10000多人。第二年3月,王为雄组织群众在泰山庙为水灾遇难者举行追悼会。他在追悼会上作了题为《是天灾还是人祸》的演讲。会后还组织了游行示威。这次活动影响很大。

  1932年、1933年,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陈伯阳、淮盐特委书记王伯谦先后被捕叛变,致高邮党组织的重要成员多人相继被捕。1933年底,全县各级党组织均遭破坏,一部分党员被胁迫自首,另一部分党员流落他乡,党的活动被迫停止,革命处于低潮。                    路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时尚新干线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中共高邮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
编者按:
涓涓细流滋润“生命绿洲”
广告
高邮报特别报道03中共高邮组织的创建及早期活动 2012-09-28 2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