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血吸虫,但在4-10月份最容易感染。春季雨水多,气候温暖,最适宜钉螺活动;加上人们春耕生产繁忙,下水的次数多,因此感染的机会较多。夏季气温高,下湖、下河游泳、洗澡的人数多,接触疫水的时间长,身体暴露的面积大,一般来说,血吸虫急性感染以夏季最为常见。秋季温度也适宜钉螺活动,且又是捕鱼的好季节,沿湖地区居民纷纷下湖捕鱼、捉虾,也时常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
凡是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或到过疫区的人,如果接触过疫水,都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当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但也有较多的血吸虫感染者不出现或不立即出现上述症状。当你怀疑自己感染了血吸虫时,应立即到当地医疗单位进行检查。
预防血吸虫病的关键:一是认真查灭易感地带钉螺,疫区在洪水漫滩之前,采取氯硝柳胺喷洒、浸杀、土埋等措施进行灭螺。二是强化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厕所应建在水淹不到的地方,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要排入江河、湖塘。三是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应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嬉水、捕捉鱼虾等;因工作需要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如用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从而预防血吸虫尾蚴的侵入。四是重视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如外出至长江一带、鄱阳湖、洞庭湖、巢湖等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时,首先要了解当地是否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仔细观察当地预防血吸虫病的警示牌。五是早发现、早治疗,已接触疫水者和怀疑接触疫水者,应在接触疫水之日起23—26天内服用毗喹酮40毫克/公斤,一次顿服。 贺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