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珍藏的记忆
  □徐桂福 

  1964年1月17日的深夜,月光闪亮,刚从大队会议室学习完雷锋事迹的17名团员青年,在我的带领下,每人一把四齿耙,静静悄悄地来到顺河生产队一方三亩秧地稻茬田。这个队是全大队13个生产队最差的队,因为是无牛队,大田耕种还是兄弟队协作支援完成的,哪还顾得上这块秧池田?已是天寒地冻了,清明浸种落谷已迫在眉睫,再不翻过来冻晒,疏松土壤,将会影响下一步的培育壮秧。

  到目的地后我一声令下,17把四齿耙劲头十足地向稻茬田一上一下地开战起来。任务完成一半时, 有的人就脱去身上的棉衣,用火一般的热情化掉零下10度的寒冷,满头大汗地干,有的人用力过猛,双手磨起血泡也顾不得疼痛,有的人四齿耙筑弯了,用锤子打直继续深筑不停,有的人腰酸背痛不喊一声仍然埋头大干。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将三亩稻茬田普遍翻了一个身,当月儿渐渐西沉时,大家才舒心地各自回家。

  第二天上午生产队长李其元吃惊地发现这块稻茬田怎么由白变黑了,独自站在田埂上目瞪口呆了半晌,也猜不出这地是被谁筑翻过来的。在第三天大队召开的社员大会上,顺河生产队全体社员敲锣打鼓地送去一张“寻找做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大红喜报,这使600多人的大会场像热油炸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给男女老少们上了一堂“学习雷锋好榜样,做了好事不张扬”的教育课。此后全大队13个生产队就不断涌现出为集体干活做好事不留名、不计工分报酬、争做活雷锋的好人好事。

  转眼间48年过去了,我这个当时的突击队长,对此印象非常深刻,顺河生产队那秧池稻茬田到底是谁翻筑的,至今也没有揭开这个谜底,因为当时学习雷锋人人都有一个念想,既做无名英雄,又何必在别人面前摆功。如今雷锋精神已经在不断升华,“当好人、做好事、存好心”已成为每个人心灵中的渴望,这充分说明学习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广泛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老同志是关心下一代的重要力量,更应当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将学雷锋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盂城驿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文游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听德
永远珍藏的记忆
草坪的启示
预防针
不负我心
思念
高邮报文游台06永远珍藏的记忆 2012-03-20 2 2012年03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