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立夏

  □ 周游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民间是非常讲究过立夏日的。据顾禄《清嘉录》记载:“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穗麦,供神享先。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此时节,春播作物已茁壮成长,时蔬鲜果次第登场,江南谚语“立夏尝三鲜”便由此而生。所谓“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各具风味,而“立夏品四绝”更藏妙理。

  立夏地三鲜:蚕豆·黄瓜·苋菜

  蚕豆,乃立夏风物诗之首。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盛赞:“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鲜嫩蚕豆与糯米粳米混蒸,佐以咸肉丁焖熟,掀开木甑时,翠绿豆瓣与丹红肉丁交相辉映,清香四溢。医家更重其药性,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性平味甘,健脾利湿”,蛋白质含量仅次于毛豆,核黄素冠绝群蔬,江南小儿立夏食此物,可防口角生疮,助益智力。

  黄瓜,则如翡翠雕琢的时令信物。李静山有《增补都门杂咏》诗云:“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生食脆爽如嚼冰玉,凉拌则酸香醒脾。其性凉味甘,含丙醇二酸可阻糖化脂,细嫩纤维促肠蠕动,实为“疰夏”克星。更有美容奇效,维生素C五倍于西瓜,镁锌元素滋养肌肤,难怪吴中老妪常念叨:“立夏啃青瓜,老来面如花。”

  苋菜,堪称红粉丹青入馔来。紫红汤汁染透米饭,孩童戏称“胭脂饭”。此物铁含量倍于菠菜,草酸助钙吸收,孟诜《食疗本草》载其“通九窍,逐瘀血”,对小儿骨弱、妇人贫血尤佳。宋代方岳有《次韵羹苋》诗云:“见说能医射工每,人间此物正骚骚。”

  立夏树三鲜:樱桃·枇杷·杏子

  樱桃,乃立夏最娇贵的美人。李时珍称其“樱口微张,色若渥丹”(《本草纲目》),含铁量为果中翘楚,八倍于草莓,二十倍于苹果,素有“果中钻石”之称。唐人尤爱樱桃,唐太宗李世民有《赋得樱桃》诗云:“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诗仙”李白有《久别离》咏樱桃,“诗圣”杜甫有《野人送朱樱》,素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至少有五首诗专写樱桃。然而,樱桃不易保存,摘下后需尽快食用,否则容易变质。白居易叹“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踏破珠”(《吴樱桃》),恰似韶华易逝,故有“立夏食樱,留春驻颜”之说。

  枇杷,则披金甲而降甘霖。其叶形似琵琶,果肉莹若琥珀,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止渴下气,利肺气”。江南人家常以冰糖炖枇杷,治小儿咳喘;取叶拭毛焙茶,可平胃气。杨万里有《枇杷》诗云:“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金丸满树时,正是医家采收季。

  杏子,乃北地立夏的信使。范成大诗“梅子金黄杏子肥”(《夏日田园杂兴》),道尽初夏丰腴。谚云:“立夏三个杏,郎中绕道行。”杏仁可镇咳润肠,杏脯能护心养颜。斐济岛民嗜食此物,造就“无癌之国”美誉。然贾思勰《齐民要术》警示:“杏实多食伤筋骨。”

  立夏水三鲜:鲥鱼·河豚·海螺

  鲥鱼,堪称游动的诗行。其鳞含脂,银光烁烁,浦江吴氏《中馈录》载古法:“去肠不去鳞,花椒砂仁酱擂碎,水酒葱拌蒸。”张爱玲曾叹人生三恨,其一便是“鲥鱼多刺”(《红楼梦魇》)。然扬州厨人巧解,取清明至端午洄游之鱼,佐以火腿笋片清蒸,脂润如膏。王安石有《后元丰行》诗云:“鲥鱼出网蔽江渚,荻笋肥甘胜牛乳。”至今读来齿颊生津。

  河豚,则是刀尖上的艳舞。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其“煮治不精则杀人”,然文人甘冒奇险,赵彦卫喻其白子为“西施乳”(《云麓漫钞》),徐渭有《河豚》诗云:“惟应西子乳,臣妾百无盐。”今人食之必佐蒌蒿芦芽,暗合苏轼“蒌蒿满地芦芽短”(《春江晓景》)之诗句,鲜嫩与剧毒的博弈,恰似立夏阳气勃发之象。

  海螺,乃潮汐馈赠的明珠。范仲淹有《酬李光化见寄》诗云“海螺行酒滟波红”,道尽宴饮风流。胶东渔家擅白灼,闽南喜酱油水,岭南则嗜紫苏炒。其肉含牛磺酸护目,钙质强骨。

  立夏品四绝:鸡蛋·鸭蛋·紫苏·乌饭

  鸡蛋,承载着立夏最朴素的祝福。俗语:“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童谣:“蛋壳套头,暑气不侵。”浙东小儿挂彩线蛋兜,湘西主妇煮艾草蛋,皆取“形圆如夏,生生不息”之意。更妙在科学暗合:蛋中卵磷脂补脑,恰应“立夏养心”之训。

  咸鸭蛋,则是时间的魔法。清代扬州盐商童岳荐在其《调鼎集》中详细记载了腌蛋的方法。袁枚认为:“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随园食单》)至于吃法,因人而异。有人喜欢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有人惯于用刀剖开吃,欣赏那朱砂心渗出“高邮霞色”。立夏食此物,暗合中医“咸入肾”(《黄帝内经》)之理,以抗暑热耗精。更兼腌蛋月圆之说,给庖厨添了份浪漫玄机。

  紫苏,乃立夏香草中的君子。《尔雅》称“桂荏”,李时珍说“行气和血”(《本草纲目》)。吴越蒸鱼必掐嫩叶,湘楚制酱定捣青汁。最妙是紫苏饮:取叶与梅子同煮,冰镇后酸香沁脾,恰应高濂《遵生八笺》“夏气热,宜食酸以收之”的古训。

  乌米饭,则染透立夏的玄机。取南烛叶渍米,蒸熟后紫黑发亮,杜甫“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赠李白》)即咏此物。江浙孩童“兜夏夏米”的习俗,更将童趣与养生熔铸:竹筒为甑,野灶生烟,分馈邻里的不只是饭食,更是代代相传的生存智慧。

  立夏食俗,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从地头的青蔬到树梢的鲜果,从江河的馈赠到庖厨的巧思,每一味皆沉淀着先民顺天应时的智慧。当乌米饭的清香漫过窗棂,当咸鸭蛋的红油渗入粳粥,立夏不再仅是节气更迭,更成为民族味觉记忆的鲜活注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舌尖上的立夏
明代监察御史张胆和张胆墓
高邮的味道
邮城水韵
高邮报副刊03舌尖上的立夏 2025-05-09 2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