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文才
陈造是南宋时期高邮著名乡贤,官至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官,卒赠朝奉大夫(正五品)。据《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记载,陈造有子二人,有孙二人。从《高邮州志》上可以查到陈造十四世孙陈恪,明正德年间任新安县知县。目前高邮陈姓众多,但查不到哪些陈氏家族是陈造的后人。2024年安徽繁昌曾有陈姓来高邮寻亲,说是陈造的后代,有家谱为证。得知此消息,经一段时间联系,今年4月11日我与高邮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学林、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庆山、高邮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徐氏分会秘书长徐永良一起驱车去繁昌,查阅繁昌的《陈氏宗谱》。
繁昌属安徽芜湖市,现为区级建制,陈造后人所在的地方为繁昌区孙村镇代亭村,距离高邮约300公里里程。安徽省徐氏文商联谊会会长徐家胜,繁昌陈氏族人陈平怀、陈道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午饭后即带我们去代亭村鸟窝陈看他们在建的陈氏宗祠。
陈平怀向我们介绍:繁昌陈氏家族为星聚堂,有3700人,去年他们议定在老的祠堂地基上复建陈氏宗祠,资金来源按每人500元数额捐款,企业老板捐赠数额不限。以代亭村鸟窝陈“文化大礼堂”项目办理报批手续。2024年2月17日举行开工奠基典礼,由繁昌古建筑施工单位建设,一年多时间,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投入资金240万元。在现场,我们看到陈氏宗祠建筑高大雄伟,前后三进,石木结构,那些粗壮的木材,方方正正的柱石,令人赞叹。我们还看到“重修陈氏文化礼堂资金捐资、赞助一览表”,清楚地记载着各家各户捐款数额。宗祠门前两副对联,体现陈氏家族的理念:“祖德巍峨昭日月,宗功浩荡耀乾坤”。“宗承奕世,积德累功;尊祖和族,泽继千秋”。他们说,筹建宗祠目的是为了尊祖敬宗,传承家族文化,促进陈氏家族和谐相处、“丁财两旺”。
陈道全(75岁)向我们讲述了祠堂建造过程中的艰难,他与陈平怀负责这项工程,一年多时间,不拿一分钱报酬,也从未向宗亲会报销过一分钱,动员捐资,招标施工,事无巨细,都是他们亲力亲为。我们深切感受到,正因为有像他们这样为家族事业乐于奉献的人带头,陈氏宗祠才得以建成。
在我们参观祠堂期间,陈平怀到镇上商店购买了鞭炮香烛,回家鸣炮燃香,“请”出《陈氏宗谱》送给我们阅读。《陈氏宗谱》是存放在一个木制的箱盒中(这个箱盒每家都一样),打开抽板,里面有八卷《陈氏宗谱》。我们在现场仔细阅读,并用手机拍下序、跋和部分世系内容。
我们看到宗谱“渊源世系图”第一页上书“高邮派”:三十三世,陈俊,由徽郡迁高邮;三十四世,陈彥和,以子贵赠大夫;三十五世,陈造,字唐卿,宋淳熙初进士,调繁昌县尉,后历浙西参议,配张氏生子三;三十六世,安一、安二、安三;三十七世,庆五公陈盛(陈造孙)。在世系图“繁昌派”中立庆五公陈盛为始迁祖,“庆五,讳盛,以祖为繁昌尉,见繁山水毓秀,遂居家焉,故为一世祖”。谱中没有更多的关于陈造的记载,但有4道朝廷封赠陈造后裔的圣旨和陈氏家族名人的传记及像赞诗词等。
从该宗谱中我们确信,陈造的孙子陈盛,因陈造曾在繁昌做过县尉,同时见繁昌山水毓秀,遂与其弟陈成(庆六公)迁徙落籍此地,繁昌陈氏家族是陈造的后裔。在交谈中我们感到,繁昌这支陈氏家族对祖宗崇拜有加,收宗睦族的愿望强烈。在与他们告别时,他们反复关照,请高邮姓氏文化研究会帮助在高邮找到陈造的后裔。我们几个人在回程的路上讨论,能否找到?看来要下一番功夫呢。繁昌之行,姓氏文化研究会又增加了一项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