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一篇约稿的前前后后
~~~——读颜巧霞《家的食单》
~~~——读卞荣中《碎步集》有感
~~~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之所至,碎步而行
——读卞荣中《碎步集》有感

  □  赵科

  假日,读卞荣中老师散文集《碎步集》,眼前不禁浮起与卞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

  卞老师大我8岁,善饮,能书,对人和善,笑容满面,与之交往如沐春风。第一次与他相处,是在一个书家的酒宴上,他谈起《兰亭序》,并全文背诵,让我们钦佩不已。在众人的介绍下,方知卞老师做过局长,不仅能书还会写。那天我与他喝了不少酒,说了不少话,他酒量大,但不劝酒。酒后的我提出要一幅《兰亭序》墨宝,他也应允。

  后来的多次相逢,我们都很愉快,在一起抽烟、喝酒,谈书法、品乡贤汪曾祺老的文章,就这样和谐相处,只是墨宝一直未取。

  日前我们再次相聚,我去得迟,卞老师没有给我带书,说书题名落款都已写好,还有一幅字,酒后到他家拿。

  酒席散尽,到他家书房,他帮我取《碎步集》一书,并将一幅《兰亭序》墨宝送我,让我感觉夜晚的春风更加舒服。

  《碎步集》分四部分,《家人闲坐》《军旅于此》《乡人旧事》《动而思静》,读后感觉情之所至,情贯始终。

  整部书时间跨度从出生到如今,空间跨度从家乡到军营。文章渗透对父亲、母亲的爱,对岳父、岳母的爱,对弟兄的爱,对战友、对乡人的爱,对家乡的爱,以及对陌生人的关爱,从而看出卞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他,是个早产儿,在《何姨娘》一文中就可以看出,他来到这世上注定艰辛,尤其他是家中的老四,生活少不了对他的磨难。他的父母承担起这艰难的生活,母亲为了贴补家用,到高邮湖割芦苇,脚被芦苇戳得伤痕累累;四兄弟帮母亲剥芦苇,没有对生活的抱怨,更多的是兴奋,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亲爱的高邮湖》一文中,我们看到感恩。在《薅猪草》《采桑叶》《知了壳》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为了家庭,孩子们与父母同甘共苦。

  卞老师十六岁的年纪就去当兵了,热爱学习的习惯成就了他。青春的相遇,十几年的军旅生活把他塑造成一名合格军官。工作一丝不苟,办事井井有条。从士兵到教官,他一直在努力。从授课到书法,都取得优秀的成绩,如今已是中书协会员。他在《相约黄山》一文中透露,给每个战友一幅字,可以看出战友情深。

  在《乡人旧事》系列文章中,可以看出卞老师对家乡的热爱,没有空洞的赞美,只有情真意切的故事。《小英子》一文中,满含对三年级女同学的愧疚之情;另一文则对张爹爹这个外乡人饱含同情与悲悯,让人明白生活的不易。

  人生一甲子,回想来时路,一路有看不完的风景,说不完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携手碎步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悦读
我们在春天回忆汪老
家家有本美食单
情之所至,碎步而行
幸福
高邮报副刊03情之所至,碎步而行 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