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小兰:言传身教是父亲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当C919、运20等国产大飞机渐渐被国人熟知,一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双冷发电机、红旗导弹、“运十”飞机等国之大器的研制打下坚实基础、立下赫赫功勋的湘潭人,逐步走进家乡人民的视野……他,就是萧卡(1919.11.15—2015.2.8),为“湖湘精神”与“红色湘潭”再添时代注脚的一个“大写的人”。

  近期,记者通过多方走访,深度挖掘萧卡在那个峥嵘岁月里鲜为人知的故事,多角度诠释这位湖湘人为国为民奋斗终身的气概与豪迈。

  温润而恬静的微风,轻抚着上海。

  在徐汇区,有条被誉为“一条马路,半个中国”的湖南路。路两旁,老洋房与新式小区交错林立,拥有着古今中西融合的海派风貌,是这座城市百年风霜的历史熔炉。

  街边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宽大的树叶在轻轻摇曳中,将碾碎的阳光撒在路上,如同岁月留下的痕迹……

  隔街相望的宛平路80弄小区是萧卡和徐希夫妇晚年生活的地方。二老的小女儿萧小兰,在这里接待了我们。

  今年68岁的萧小兰,是一位艺术家、评论家,也是一位策展人,退休前供职于上海美术馆。

  “从小,我就跟爸爸的感情很深……”看着墙上父亲的遗像,萧小兰描述着自己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他似一座山,工作上沉稳而从容

  “十多岁在长沙读高级工业学校,后来放弃安逸的学校生活,偷偷投身革命。革命胜利后,他又主动回到工业岗位,还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萧小兰对于父亲的一生,有着强烈的自豪感。

  “从走出湘乡的那一刻起,他就锁定了自己一生努力的方向……我到现在,都十分敬佩爸爸年少时的智慧和抱负,惊讶于他的深谋远虑。”在萧小兰眼里,父亲萧卡就是为国为民、为那个时代而生,“或许,这就是湖南那一方特有的水土,养育出了这样的他吧……”

  上世纪50年代,萧小兰五兄妹相继降临,这也正是萧卡在“工业救国”信念支撑下大展拳脚的时候。

  “我经常听他讲‘能够为国家做的事情,就应该全身心投入进去’……”萧小兰回忆说,“那时候,每当看到父亲没日没夜地工作,就想到了他说的这句话。”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的工作非常忙,工作强度很大,也非常投入。“那时候,他的书房有个红色电话机,是绝对不允许我们碰的。电话铃声经常深夜还会响起。有时候,他接了电话就往外跑,我们也隐约知道,那个电话很重要……”

  “他就像一座全家人依靠的大山,沉稳而从容。”在萧小兰印象中,父亲即使再苦再累,也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躁,更没有表现出对孩子、对家庭琐事的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家的氛围一直很好”。

  萧卡退休以后,有人曾对萧小兰说:“你爸认识的人多,好多是有地位的人,你为什么不去经商?”

  “我爸从不去钻营个人私利方面的东西,也不允许我们去做。”她说,到了晚年,萧卡也曾对他们说:“我没有带给你们留下更多的东西,我也蛮愧疚的……但事业都是自己创造的……”

  “在父亲身边长大,他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让我们意识到坚持的重要性,也会让我们无形中感到应该去为社会做点什么。”萧小兰说。

  他像一杯水,折射出生活的涟漪

  在萧小兰心里,有一个勤奋而严肃的父亲,也有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爸爸。

  “父亲从来没有因为工作和遭遇,让他成为一个刻板的人。在闲暇的时候,他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萧小兰说,“当哪个说自己的学习好时,他会笑着说‘你又在吹大牛’……那时,我能从他眼里感受到对我们的爱。”

  在萧小兰的小时候,一家人住在华山路的一栋房子里,“那里有个很大的花园,他带着我们在里面种花生、辣椒、苦瓜,种了之后还要去浇肥料……”她回忆道,周末的时候,父亲总是把“阴沟盖子”掀起来掏粪,用水稀释后再拿来浇菜,“我们就跟他后面就去做那些事。现在回想起来,他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父亲。”

  有空的时候,萧卡也会跟孩子们玩到一起。“小时候,家里有一副塑料扑克牌,周末他会跟我们一起打牌,或者去游泳。有时候机关里周末还会放电影,他也经常带着我们去看电影……”

  在一段长时间的劳动中,萧卡学会了做豆腐。回到家里,就向家人传授做豆腐的技艺,也经常做给孩子们吃。“他说起做豆腐就滔滔不绝,有什么配方,豆子怎么泡、怎么处理……”萧小兰拉回思绪,“他只管‘我可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然后就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觉得他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在这间不大的三居室里,除了随处可见的照片,还有一排排书柜,装着历史、经济、文化等类别的书。

  “他懂古文,会写诗词,书法也从小练过……”在萧小兰眼里,在那个年代,父亲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人。

  退休之后,萧卡的生活也安排得很紧凑。“他不但发挥他书法创作的特长,还进入了老年大学学国画、学古诗,还经常受邀给青少年作报告。”在她的记忆中,父亲白天从没有坐在沙发上看过电视,“但晚上,他会放下所有的事情,吃完饭看一会电视……”

  在萧小兰看来,父亲理想信念的执着、对工作的专注、对生活的豁达、对学习的渴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兄妹几个,“这种言传身教,让我们刻骨铭心”,以至于五兄妹长大后,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了一定的成就。

  (本版内容摘自“学习强国”,请原作者或有关单位联系我们,以奉稿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悦读
萧小兰:言传身教是父亲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广告
高邮报悦读04萧小兰:言传身教是父亲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2025-03-18 2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