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文才
走进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序厅,有一幅书法作品很是醒目:“方寸见乾坤——甲辰正月 容铁”。这幅书法作品引起不少参观者驻足赞赏、热烈议论。
这里的“方寸”特指邮票。“方寸见乾坤”意思是通过邮票的微小空间展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美丽的风光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以小见大”的哲学智慧。邮票被称为“国家名片”“百科全书”。它是历史的载体、文化的浓缩、世界的窗口。它以有限的空间映射无限世界,既是实用的邮资凭证,更是跨越时空的文化艺术符号。“小窗口,大世界”、“有限承载无限”、“瞬间凝结永恒”。正如有的集邮者所言:“藏一枚邮票,如同藏下一整个世界。”
我对书法作品欣赏不在行,但听到好多书法爱好者对这幅字的评价,他们认为这幅字:从风格上说,笔触浑厚有力,线条流畅,气势豪迈,契合“方寸见乾坤”的哲学意境;从布局上说,竖排章法传统,字距均衡,落款位置得当,整体和谐稳重;从技巧上说,控笔娴熟,墨色饱满,艺术表现力强,是一幅适合收藏和装点空间的好作品。
这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容铁,原名纪容建,1963年出生于江苏镇江市,是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是一位知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也是一位知名的邮票设计家。他设计的邮票有《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中国篆刻一》特种邮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特种邮票、《中国篆刻二》特种邮票,《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纪念邮资封等。
2024年2月16日,他参观中国集邮家博物馆时,向我们介绍了他设计《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2021年8月19日发行)纪念邮票的经历和感受。
在接受设计《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邮票任务后,容铁经过一番思索,决定突破以往同题材邮票以传统唐卡风格和装饰性手法设计的传统,充分将自己擅长的中国画运用到邮票图稿之中,以体现新时代新面貌。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雪域高原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一枚邮票的容量是有限的。我们通过对西藏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梳理、提炼,决定画面主要围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生态保护、辉煌成就等几大方面的内容展开。容铁通过点与面的结合,分层递进,用精练的画面反映了新西藏的新变化、新发展、新面貌。
前景是当地群众与汉族援藏干部载歌载舞、共同欢庆的场面,藏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洋溢其间;一幢新居拔地而起,红旗飘扬,展示着西藏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新成就;牛羊肥壮,草茂花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背景表现基础设施四通八达,民航客机翱翔蓝天,复兴号高原动车在雪山环抱间飞驰,象征经过70年来的建设发展,实现了藏族人民住得更好、行得更便捷的福祉;远处巍峨雪山高耸、森林植被覆盖,还有黑颈鹤翩然起舞等,折射出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的特征。
关于元素的选取,容铁尽可能选用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资源和藏文化元素,将其融合在一起,如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黑颈鹤,流传于藏族集聚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巴舞等,而青稞代表了藏东、山南等农区和农业的丰收,肥壮的牛羊涵盖了藏北草原牧区和畜牧业的发达……他介绍说:“我们始终遵循着既全面概括又有典型性的原则,通过细节,让人一眼就可看出是西藏元素,同时又能在一个整体的画面中体现西藏各区域的特点和文化的多样性。”容铁先生说,这一枚邮票融入20多种文化元素,真是“乾坤凝缩方寸间”!
容铁对高邮市政府创建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大为赞赏,为了表达他对集邮事业的支持,叙述他对邮票的理解,挥笔写下“方寸见乾坤”五个大字赠送给中国集邮家博物馆。
邮票设计家,包括容铁先生在内,是集邮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能够“方寸见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