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萌)6日上午,市消防救援大队对九龙湾、碧桂园十里江湾等住宅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此次行动重点排查了小区充电车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单元门厅、楼梯间等公共区域以及消防车通道的安全隐患,旨在进一步巩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整治成果,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随着智能充电设施的投入使用,两个小区电动自行车楼道充电、私拉电线、“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小区住户纷纷表示,加装车棚后,不仅给停车、充电带来了极大便利,还提升了安全性。电动自行车完成充电后,电源会自动断电;若车辆电瓶存在问题,设备会自动跳闸并发出报警。此外,自从电梯里安装了AI智能阻车器后,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楼梯间拥堵情况也有所改善,居民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尽管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部分问题仍待解决。九龙湾小区住户反映,车棚数量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在下班停车高峰期和雨雪天气,车棚内位置供不应求,部分车辆只能停放在车棚外,影响交通秩序。碧桂园十里江湾小区物管队长李志刚介绍,该小区现有住户1390户、商户75户,目前已建成1000个地面充电端口,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居民需求。为此,小区计划在地下车库增设充电设施,同时严格落实安全巡查制度,每日定时开展日间和夜间巡查,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据统计,自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以来,市工作专班紧密结合实际,各相关部门有力配合,持续推进全链条整治走深走实。2024年因电动自行车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较2023年下降50%。市消防部门牵头,联合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整合属地综合执法局和社区网格力量,组建市级联合检查组,先后开展五次电动自行车集中夜查行动,整改违规行为800余处,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2900余辆,排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回收场所“三合一”32处。市消防部门深入开展“五进”宣传活动,组织“消防安全来‘敲’门”专题活动45场次,累计普及电动自行车消防知识2.9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有效提升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卜俊提醒广大市民:一是不购买不合格产品,选购正规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经常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检查、维护、保养,降低车辆故障和风险指数,规范充电时间,切勿过度充电。二是避免违规停放,不要在建筑内的首层门厅、公共走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楼层楼道等公共区域停放。三是理解、支持当下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配合好充电桩新建和AI智能阻车器安装,全民共治,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