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黄大为 记者 孔令玲)记者近日从市文广旅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文旅市场持续释放活力,热度不减。据统计,今年1至2月份,全市主要景区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189.6万人次,同比增长20.5%。
2025年开年之初文旅市场人气旺活力足,得益于我市全方位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高邮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承载着“古、文、水、绿”的独特标签。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我市持续推进文保事业,发展文旅产业,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质量,打响“好事成双,‘邮’你更好”旅游品牌,持续放大高邮名人效应。目前我市已创成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6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旅游景区的品牌叫得愈发响亮。
春节假期,我市进一步丰富文旅供给,策划推出各项个性化、更具体验感的春节文旅活动。今年前两月,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5.9万人次,同比增长8.16%。为实现从“游高邮”到“留高邮”,我市在配套和服务方面下“功夫”。提升湖上花海、清水潭、珠湖小圳等内部标识系统,完善小火车等小交通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旺季购票、排队等服务质量,增强游客体验。深入开展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等旅游专业院校的合作,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的“温度”。改善汪曾祺纪念馆、盂城驿等景区的“停车难”问题,增加规划车位,延长临时停车时间。开发上线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高邮文旅小程序,官方推荐的美食、出行、住宿、消费等场景,实现“一键直达”,提升游客体验感,助推线上服务、线下“打卡”。
当前,我市正加快《市政府关于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修订,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升级精品旅游线路,围绕文旅特质塑造、文旅IP培育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