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民政局
2024年,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强基础兜底线 ,做实事解难事,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温暖。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1338户2436人,特困人员4066人,困境儿童516人(其中孤儿9人)、农村留守儿童80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8258人和8419人,享受尊老金老人39560人,共发放补助资金1.64亿元、慈善救助金2987万元。强化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管理,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78户165人,通过“一户一策、一事一议”机制,主动作为,将1人纳入低保,2人纳入困境儿童救助范围。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帮扶合力,实施“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高邮市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补贴”“困难家庭冬季用电一次性补贴”“点亮‘微心愿’,实现‘微梦想’”等项目,惠及困难群体4万人次,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合理。为4万名高龄、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占比达17.5%,满意率达99%。新建13个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2家颐养示范社区、5家社区助餐点,2个城市公益性公墓,1家省级未保站。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50张,实施3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改造提升6家小型养老机构、5家乡镇未保站。
专项社会服务更加便捷。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婚姻登记实现“全省通办”,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实现“跨省通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结婚一件事”“身后一件事”实现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面向社会组织提供登记管理事项帮办代办业务,为全市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帮办代办业务。共协助完成成立登记12家,注销登记205家,变更登记79家,年检年报403家,换届83家。
“一老一小”关爱更加精准。为4万名高龄、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以高邮镇为试点开展养老助餐服务。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5000人次,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市、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15分钟养老服务圈”。联合15部门印发《高邮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构建全方位困境儿童关爱网络,市儿童福利院转型为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依托市、镇两级未保机构等阵地,开展关爱活动635场次,慰问儿童1760人,发放慰问金(品)14.5万元。为499名儿童开展心理健康关爱筛查,为10名儿童开展危机心理个案。带头发动全市机关单位开展“爱心妈妈”结对195名困境儿童,其中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结对82名,制定“一个信息库+一系列专业评估+一支服务队伍+一个服务礼包”全周期帮扶项目。
社会组织发展更有活力。开展规范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中兼职工作,清退处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27人。加大扶持培育社会组织力度,设立资金100万元,启动全市第五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共有29个项目入选。加强慈善组织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材料上传等方式,帮助慈善组织做好信息公开,增强公信力,市慈善总会获得2023—2027年度免税资格。
2025年,高邮市民政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履行好民政部门主要职能,进一步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深化机关能力作风建设,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力求做到基本民生保障到位、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基本社会服务更好,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