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和上级工会的各项决策部署,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团结引领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在建设现代化新高邮的实践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一、坚持举旗铸魂,在凝心聚力中强化新担当。加强职工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举办思政主题宣讲31场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报告会。以“双进”为抓手,发挥工会义工(专家)教授、职工大讲堂等队伍、载体作用,开展职工大讲堂300多场次,各类工会义工教授讲座53场次。开展“双进”活动45场,举办“匠心梦·技能美”扬州市职工文艺轻骑兵走进新质生产力企业演出。开展劳模工匠事迹宣讲6场。推进职工文化活动。组织职工方队参加元旦长跑。结合职工读书节、全民阅读活动,举办“习语共鸣、金句分享”主题座谈沙龙活动。组织职工参加扬州产业工人最美歌声音乐汇。组织200多名职工参加第十五届环高邮湖自行车赛大众体验组的比赛。组队代表扬州参加首届长三角职工排舞邀请赛暨江苏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职工排舞比赛,参赛项目分别取得长三角比赛第七名和江苏省第四名、江苏省第八名。组织1500多名职工参加十二届扬州高邮大运河半程马拉松(相关)比赛。完成全国、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服务地图信息采集,获评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家,指导10家省级以上职工书屋示范点与图书馆实现互联互通,高标准打造市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加强工会数字化建设。开展推进与基层工会数字化连通专项行动,指导213家基层工会开通微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和社工参加全总生成式人工智能网上培训及全省工会数智化建设工作培训等活动。组织职工网上申报全省工会求学圆梦行动补助金。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年度工作要点,每季度开展意识形态风险点排查,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
二、深化推进产改,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推动产改走深走实。迎接扬州市产改研究中心、省总劳经部来邮调研评估产改工作。征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改优秀案例,择优38篇汇编成册,并发放至基层工会。举办基层试点企业产改工作培训班及产改工作研讨交流会,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提质扩面。以高邮通用机场项目等重点工程、重大工程项目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先后开展了职业健康、钢筋工、酒店服务、水利工程建设等4场市本级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加化学检验员等6场扬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各乡镇、园区、系统工会申报参与项目建设服务达25项,开展各项职业技能竞赛20场。汇总2019-2023年度获评省、扬州市级科技创新成果8项并入库,组织职工网上自主申报“五小”创新成果14个。推进典型引领深化深入。推荐获评省“五一”劳动奖先进集体1家、个人1名、省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3家,上报扬州市“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24个。组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组织开展助企服务18次,报送助企服务案例4个。春节慰问全市各级劳模和享受劳模待遇者647人,发放慰问金、困难帮扶金和荣誉津贴共计56万多元。建国75周年走访慰问全国劳模、高龄省劳模和扬州市劳模74人,发放慰问金10万多元。组织扬州市级以上劳模参加省、扬州劳模疗休养活动。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系列活动,推动全市1012家规上企业报名参与,上报安全卫生专项合同568份。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参与答题3万人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广场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份,举办全市企业班组长培训班。收集安全隐患随手拍作品172个,申报创建安全生产先进班组26家。开展夏季“三送”活动,惠及户外劳动者948人。
三、围绕主责主业,在维权服务中履行新使命。开展职工帮扶慰问。开展春节送温暖系列活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高邮人、公安干警等一线职工,赠送“暖心大礼包”600份。为16名困难职工发放春节生活救助金4万元,发放建档困难职工生活救助金10.5万元,发放金秋助学金2.7万元。联合市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做好大学生暑期实践及就业帮扶服务。因病申请互助互济补助540人,补助资金135.9万元。做好女职工服务工作。开展三月“女性月”关爱女职工读书征文、茶艺传习等系列活动,开展“健康直通车进企业”服务女职工活动,为200多名企业女职工提供免费专项体检;做好扬州市“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推荐表彰工作,指导暑期托管班、爱心母婴室、康乃馨服务站等创建指导。承办省总康乃馨“玫瑰书香助她成长”活动。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全市集体协商技能竞赛培训,组队参加扬州市第一届集体协商技能竞赛获一等奖,并代表扬州参加全省竞赛。做好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排查工作及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联合人社等部门走访79家企业,保障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序时完成每月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排查汇报,对涉及到12351系统排查情况进行追踪反馈。做好工会好食堂建设,新建和改造智能化工会驿站10家。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提升职工法律服务质效。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参加市法宣办集中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达2000余份,开展网上竞赛答题,吸引全市13487名职工在线参与答题。挂牌并进驻市矛调中心。
四、聚焦固本强基,在夯实基础中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成立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联合会。启动全市运满满货车司机建会入会专项行动,新建独立工会135家(其中社会组织2家),发展会员5600多人,基层工会到期换届改选459家。召开市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指导乡镇、园区工会依法依规换届改选。扎实推进规范化建设。指导基层工会推进规范化建设,组织10家重点企业开展“四亮”活动。建立完善会员评家机制。努力选优、配强基层工会干部。推进“两企三新”党建带工建“三创争两提升”工作。市供电公司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加强企业民主管理。通过职工代表培训、职工代表大会、企务公开、征集优秀职工代表提案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征集各类提案40多条,曙光电缆被授予2021-2023年“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称号。做好新就业形态服务活动。举办苏工暖“新”行动—“8+X”综合服务集市高邮专场活动。推进秦邮服务区“货车司机之家”标准化建设。举办集体生日等系列“蓝骑士暖心季”主题活动,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学历提升。落实货车司机入会免费理发、赠送保险、健康体检、免年检费、赠送加油卡等“十大好处”,挂牌“小哥医院”2家、“小哥食堂”2家、“小哥理发屋”3家。开展“邮新”夜课 聚爱暖“新”服务,开设“亲子烘焙”、短视频剪辑等课程。2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被授予“最美新就业劳动者”称号。工会主席实践站创新做法被全总第8期创新案例发布。
五、激发活力动力,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新突破。加强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开展进基层调研走访活动,征集基层单位意见、建议和问题。召开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巩固巡察整改及审计成果,规范市总各项制度规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5.10”党风廉政教育日系列活动。举办“劳模话家风、共筑幸福梦”主题教育宣讲2场,组织党员干部赴平山堂廉政教育基地等地接受沉浸式教育活动5次。加强党建工作。制定《党建工作意见》《关于对党员干部开展谈话监督的工作指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建“驿路工惠”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相结合,搭建年轻党员干部成长平台。开展“书香工会·悦读之旅”三年读书行动,分享和点评人数达26人次。规范工会财务经审工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举办工会财务经审工作培训班。做好小额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对市总工会本级、下属事业单位、困难帮扶资金、送温暖资金、劳模帮扶资金开展审计监督,对下审计25家。开展《工会志》修编、工运史馆(劳模工匠展馆)建设。着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市工人文化宫改造升级,打造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房、职工书屋、工会驿站等服务职工阵地,实现“职工的学校和乐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