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邮市住建局坚持以夯实基础、深化改革为主线,凝聚共识、把握重点、创新举措,各项工作持续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2024年度全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县级先进单位”“2023年度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度扬州市建筑业目标管理二等奖”“2023年度扬州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先进集体”“2023年度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先进集体”等。
“好建设”为“好融合”解码
市住建局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精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焕新城乡面貌、改善民生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城乡融合拓展了新的空间。一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扎实完成27个老旧小区改造、4个物管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4个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建设、通湖路和东实小周边道路改造、电梯加装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维修等,同步出台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实施细则,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推进盐河两岸建设,力求通过做实民生“关键小事”全面提升城市宜居特质。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开发区钱厦村等2个特田通过省住建厅现场综合评价,完成8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房改善力度,改造农村低收入农户危房45户。三是持续做好品质提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完成住建部及省厅第三方机构评估、杜志记粮行等13处历史建筑维修。不断拓展绿色空间,推进黄渡口袋公园“乐享园林”建设,新建城市绿地23.61万㎡,开放共享公园绿地6处,做好城市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有效保护绿化成果。指导乡镇园区推动14个项目房屋征收(搬迁),涉及总户数约1181户,面积约21.73万㎡。
“好产业”为“好经济”赋能
建筑业是重要支柱产业,市住建局努力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不断优化建筑产业结构,用心做优建设工程审批服务,全面加强建筑安全监管,以产业提质增效厚植经济新质发展动能。一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493.6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入库税收8.42亿元,同比增长6.8%。新增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规上入库企业 13家,全市企业获评专业国优8项,市级优质工程66项,省文明工地11项,市文明工地7项,省级工法42项,省级新技术应用工程8项,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3项。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强化招投标、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线上线下开展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改革创新破题有解。高效利用专班机制,精准服务扬州职大高邮湖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常态化做好“图纸审查分类办、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竣工验收联合办”。会同资规部门首次实现我市“验登合一”以及项目实施链条中“容缺受理”,成功办理我市首个“云勘验”,推进扬州首个采用告知承诺制小型低风险项目落地开工。三是安全风险有效防范。高标准完成1723栋疑似存在安全隐患自建房、489栋既有建筑和28栋公共建筑整治销号。开展建筑起重机械、扬尘管控、三阳河沿线搅拌站等专项治理行动,认真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燃气安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强化震情监视和分析研判,开展“5·12”宣传活动,建成盐河一湾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和3个小区紧急疏散场地。
“好房子”为“好生活”代言
住房是民生之本,是幸福生活的根源。市住建局牢牢紧扣“安居”这个基点,着力释放消费需求,改善住房供给,不断为群众“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房地产探索新模式。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联合举办“宜居秦邮 引凤乐业”房产交易会,发放人才券74张。探索房地产“以旧换新”模式,启用高邮换房中心,首批试点100套。综合运用“带押过户”、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房票安置等政策措施,激发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妥善处置好“问题楼盘”。二是住房保障扎实发力。全年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筹集)项目19个、2351套(间),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245万元。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从收入标准等四个方面调整现行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好公租房申请“一件事”改革和违规转租转借整治。三是物业管理服务规范。从源头解决电动车充电停放难题,在60多个小区新建电动车充电桩2万余个,30多个小区280多栋高层安装智慧电梯阻车系统。全面推进小区消防隐患整治,检查14458人次,发现整改天井杂物堆放等隐患513个,完成35栋架空层防火分隔墙改造。联合开展梯控捆绑物业费、物业乱收费等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物服企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