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南经济新区以“实干争先年”为总抓手,昂扬奋进,奋发有为,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力以赴强实体、千方百计保民生,以敢作敢为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姿态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重大项目积蓄澎湃新动能
深化项目为王理念,将做大做强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等产业链作为头版头条,坚持产业方向和发展走向,统筹投资密度和效益密度,在招上好中选优,在建上快中求效。全年共完成扬州市级新开工项目8个、新竣工项目16个,分别占全年任务数的100%、106.7%;高邮市级新开工项目7个、新竣工项目8个,分别占全年任务数的175%、160%;完成扬州市、高邮市级下达新达产项目。
实体经济迸发强劲竞争力
积极推进“三提四换”行动,即产能提升、产品提质、项目提效,发展换道、电商换市、腾笼换鸟、以需换供,加大名企、名品、名牌培育,加快传统企业二次创业、重点企业扩容扩产,新增“四上”企业45家,进一步壮大5亿元、10亿元方阵,全年工业开票迈上100亿元新台阶。加快金一辰二期、云创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乔科、方泰、高显光电等新投产企业满负荷运行,着力打造行业领头羊,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科技赋能厚积奔涌内驱力
坚持向创新要动能、向科技要效益。推动扬州市职业大学高邮湖校区与电子信息产业园在创新平台、技术攻关、创业就业等方面合作赋能,做强创新转型发展载体。完成科技型企业认定12家,统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扩大“智改数转网联”覆盖面,4家获批省级智能车间。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05件,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研究生工作站2家,获批“绿扬金凤”领军人才3人。
民生福祉凸显幸福辐射力
聚力社会保障、优化服务供给,实施数字高清村建设、春风行动等系列项目,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200亩,打造生态河道3条,加快第二人民医院“两院融合”建设,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党建引领提振干事向心力
将党纪学习教育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点任务,将学习成效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民生幸福、强化基层 治理上,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