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霞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民都需要艺术的滋养。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的高邮,同样需要一支“邮”底蕴、“邮”格局、“邮”理想的文艺轻骑兵,为时代讴歌,为城市喝彩。
《资治通鉴》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优秀的品德、良好的修养、端正的作风是艺术精品的前缀,唯有“德”配之,“艺”才能“馨”之、“美”之。近期,高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多个场合指出,“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等于徒劳”。短短的十二个字,蕴含着深刻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对高邮文艺界,同样有指导意义。文艺作品,需要树立结果导向,这个结果导向就是创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精品力作。否则,再多的苦劳和疲劳,都是徒劳,只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娱自乐、自说自话地“自嗨”。
提升修养“邮”底蕴。回望2024年,高邮文艺界的系列品牌活动和精品展示,无论是“四季看高邮——从烟火气到诗画意”“在金色的田野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实践活动,还是“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书法大展临帖展等艺术品牌,都是基于本土、融于高邮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汲取养分。因此,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文明的底蕴,而且要有传统文化的血脉,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创作者,摒弃喧哗浮躁、潜心静气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为、艺术修养,将德行、品性、格局融入创作之中。
涵养情怀“邮”格局。2024年,无论是《上河之畔》《高邮与大运河》,还是殷旭明的草书作品、卞春香美术作品《远去的帆影》,抑或是现代扬剧小戏《誓言》《志强参军》等等,这些优秀作品无一不传递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弘扬着温暖的正能量。毫无疑问,好的作品,是作者心境和格局的反应,高邮的文艺创作者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目及古今的视野,坚守道德底线,坚持“二为”方向,多用好的作品抒写高邮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诗画意和真善美,不断提升各文艺家协会乃至艺术家的影响力。
心系家国“邮”理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前,高邮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更需要好的文艺作品引领风尚、滋润人心、鼓舞斗志、激励前行。高邮的文艺创作者们要更加重视自身的品行、作风、能力、口碑,坚定理想追求、塑造道德情操。要开展“德艺双馨”大讨论,举办“主席开讲”,让各个文艺家协会的主席走上讲台,讲创作历程、谈心得体会,真正做到“以学养德,内外兼修”,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轻骑兵,在服务现代化新高邮建设中发挥文化文艺的精神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