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邮通过“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提升
连续3年累计增加耕地面积1.25万亩

  本报讯(通讯员 吴永茂 记者 孔令玲)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科学占”“合理补” 粮食大省守牢“耕地红线”》为题,其中介绍了扬州市在耕地后备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探索推进耕地占补平衡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我市卸甲镇和城南新区耕地保护工作“上镜”。

  据悉,卸甲镇通过拆除零散、废旧居民点,来实施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项目,使低效、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变成新增连片耕地;城南新区对80亩低效用地实施复垦后,种植水稻、小麦,每年粮食产出达20多万斤。卸甲镇的“小田”变“大田”和城南新区的耕地“开源”都是我市通过“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提升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有效统筹安全和发展,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好耕地保护“责任田”,筑牢粮食安全“生命线”。突出耕地“补充+恢复”两手硬。加强规划、计划等各类指标统筹配置,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对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进出平衡”;搭建市级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平台,充分发挥区域指标调剂政策激励作用;腾出的用地指标用于全市项目建设,实现了“要素保障、资源节约、乡村振兴”多赢;摸清后备资源,挖掘耕地恢复潜力,建立耕地恢复专项台账,对恢复地块实施跟踪督查和动态更新。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实施占补平衡、增减挂钩、进出平衡项目新增耕地0.57万亩,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增加,累计增加耕地面积1.25万亩。

  通过制度创新,我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监管机制不断健全。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同时,明确市、镇、村和承包人四级管护责任,调动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等种粮积极性。通过系列举措,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持续向好,已连续2年获评全省耕地保护激励县(市),三垛镇和汤庄镇分别获评全省耕地保护激励乡(镇),并各获200万元资金奖励。我市还获评2023年度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高邮通过“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提升
华富锂电研发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
一片光明在“志鸿”
城南新区:助企纾困提质效
我市多款农特产品亮相中国农民丰收节推介活动
图片新闻
报头
广告
高邮报一版要闻01高邮通过“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提升 2024-11-15 2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