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家耕 蒋旭东
马奔庄现名张轩村,历史悠久,在唐朝开国初期,唐军的战马在村内放牧、奔跑,壮观至极,马奔庄名由此而来。
据高邮县志记载:1943年4月30日下午,新四军高邮独立团七连指导员张轩在攻打马奔庄敌伪据点的战斗中,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沿阵地,不幸被敌伪军子弹击中光荣牺牲,献出了他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
攻打马奔庄据点是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计划,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原计划趁伪军吃过晚饭离开土围子到庄上玩的时候,派一连穿便衣从马奔庄的西边进入,控制土围子通往庄上的一座桥。然后七、九连在马奔庄的东边弃船上岸向敌进攻。傍晚一连战士向庄上开进时,被敌人哨兵发现,伪军全部缩进土围子,抽去了桥面,使偷袭计划落了空。听到枪声,隐蔽在马奔庄东边河道里的连队一齐上岸向庄上进攻。天黑时,部队包围了土围子,与敌人隔河对峙,展开政治攻势,并组织强攻,但因为事先缺乏强攻的准备,火力又弱,攻击没有奏效,于5月1日凌晨撤出战斗。随后,伪连长带着伪军向马棚湾逃跑了,这一仗虽然没有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但是逼走了敌人,粉碎了敌人的“蚕食”计划。(摘自夏泽编写的《围攻马奔庄》一文/2015年8月26日《高邮日报》)为纪念张轩烈士,人民政府把马奔庄改名为张轩村,曾为张轩人民公社,张轩乡政府驻地。区划调整后为龙虬镇张轩村。
我们收藏到一张马奔邮电所电话费、月租费收据,交费单位为马奔中心小学,交费内容为1965年10月份月租费2元,由于盖的邮戳不甚清晰,故描绘一枚马奔庄邮戳(三格点线式)示意图。同时附上现在使用的张轩邮政支局日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