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秦邮实验小学 张涛
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一、挖掘劳动素材,理解劳动意义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素材,其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可以进行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做的就是深挖教材内容,分析并充分利用适当的劳动教育素材,结合学生的兴趣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发挥教材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
以《年、月、日》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日生活计划”和“月生活计划”,要求学生运用硬纸板、剪刀、水彩笔、胶带等材料制作计划,在计划中增加洗菜、做饭、刷碗等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保证学生每天都能进行半小时的劳动,引导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表格实施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对时间的计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完成“生活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在表格中记录自己的实施情况。这个活动让学生转变了对劳动的看法,理解了劳动的意义。
二、结合运算习题,感悟劳动智慧
小学数学运算大多是人们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真实案例,而这类生活化的运算习题,往往也富有良好的劳动教育价值。为了拓宽数学课堂上的劳动教育途径,教师可以结合习题内容来渗透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将数学思维转化为生活生产经验,体会劳动智慧,进而锻炼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工程问题”类习题时,可以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内容作为劳动教育的渗透点,通过解答具体的工程问题,在掌握这类问题解答技巧的同时,体会到劳动工作的实际价值。如这样一道题:“甲乙两队挖一条铁路,甲队单独作业,需要8天时间完成,乙队单独作业,需要12天时间完成,甲乙两队同时作业4天后,剩下部分由乙队独自完成,请问乙队作业了多少天?”学生通过解题过程可以对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等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明白劳动的价值可以由工作总量衡量,也可以由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进行核算。这些生活化的习题,说明了劳动能够让人思考,劳动创造价值,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也学会从劳动智慧中得到答案。
三、契合生活实际,提高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弘扬伟大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教师需要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其劳动意识,也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
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可以先列举生活中“蒜叶的生长”的例子,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食来源,知道菜农种植蔬菜的过程,理解粮食来之不易,树立爱惜粮食的思想观念。接着课件呈现从蒜苗到蒜叶的不同生长周期的图片,从数学角度解释蒜叶变化与时间之间存在的关系,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思考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并指导学生提取制图所需信息数据。在记录相关数据的同时,学生明确蒜叶生长的情况,教师则指导其运用折线表示蒜叶长度变化情况,使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最后,教师总结“蒜叶的生长”案例,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劳动中的感悟,感受看到蒜叶萌芽的期待,体会蒜叶成长的欣喜,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同时提高劳动意识。
四、注重劳动实践,提升综合素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掌握数学知识,明确劳动意义的重要来源,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将劳动与数学学习融会贯通,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劳”有所获,“数”有所得。
比如,开展“自制学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借助500毫升、250毫升、100毫升等容量的容器,制作了一个1升的量具。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建立了“升”的量感,也体验了实践活动中成功的喜悦。
再如,学校组织“大扫除”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负责擦书桌、擦窗户等打扫卫生的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统筹安排时间,自主进行分工,把每个区域打扫卫生的人数和时间做一个详细且合理的安排。这样学生就成为了劳动主体,他们可以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活动策划。在整个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锻炼了合作能力,有了一个真切的劳动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了劳动教育的目的。
五、采取多元评价,激发劳动热情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当中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逐渐提高劳动素养。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积极性、劳动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劳动的重视程度和劳动意愿。
例如,在完成一项课堂实践活动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量表和小组互评量表,并结合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活动参与状态的观察,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评价中要凸显劳动素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