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葛维祥
“大家好!我是田田,我是大麦,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风味阳沟,物产丰饶,稻米飘香······”25日,在开发区“马上乡见”青年园地电商销售直播间,只见两位女孩面对着直播镜头,笑容可掬,手捧农产品礼盒,一问一答,配合默契。
田田本名叫朱一婷,大麦叫刘翠。她俩都是开发区阳沟村的村干,当日忙完村务就来直播间推销村里的农副产品。她俩告诉记者,直播带货是她们的“副业”,主业是村务,一般下班后才来直播。自去年7月,区里建立“马上乡见”电商交流平台,交由阳沟村承办后,她俩自告奋勇地当起主播。尽管毫无直播经验,但是她俩善于学习和模仿,在学中干,干中学,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朱一婷不仅获得过高邮市首届十佳“最美邮主播”,还代表阳沟村参加江苏省巾帼科技创新大赛直播电商组比赛,挺进全省20强。
记者在直播间看到,一排高高的网格式货品架上陈列着有机大米、高邮鸭蛋、风鹅、茶干、蒲包肉等深加工农产品。“销售品种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220余种,仅半年时间销售额已逾百万。”朱一婷自豪地说道。
“直播销售也是一门大学问,我特来观摩取经。”当日,记者偶遇阳沟村宏阳农场的创办人朱爱山前来直播间“探班”。朱爱山从部队退伍回村后,扎根阳沟,带头发展大闸蟹养殖,目前,其养殖面积在500亩左右,农场服务面积上千亩。村里通过“马上乡见”电商交流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吸引了他的目光。去年,他养殖的大闸蟹,通过村电商平台销售十几万元。今年,他计划注册商标,设计包装,线上线下齐发力,扩大大闸蟹销售市场。 (下转2版) (上接1版)阳沟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囿于区位等因素制约,村集体经济增长乏力,一直顶着“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我们非常珍视这个发展契机,充分发挥青年村干和新农人、种养大户的主力军作用,搭乘‘电商快车’追逐发展。目前已建设电商网站,注册了品牌商标,开启了电商模式。”阳沟村党总支书记居朕宇介绍说,仅电商销售预计全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去年该村因电商助力成效显著,由三类村晋级为二类村。
当日,记者还跟随居朕宇前往开发区钱厦村洽谈共建事宜。钱厦村村干温新介绍,茨菇种植是钱厦村的一大特色。前不久,他们探寻新路,开发出了茨菇饼干,通过“马上乡见”电商平台推介,一下子获得了400多盒订单。马上,他们将与阳沟村合作,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