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2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责和情的“双向奔赴” 共筑残疾人的美好就业梦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忠调研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
上级残联领导视察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
市残联领导走访盲人按摩机构
市残联理事长孙海山深入企业调研

  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其残疾人身体的特殊性,残疾人就业更需要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格外关心和关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就业率长期保持在60%以上,我市被省残工委表彰为“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市”,市残联多次被表彰为“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不少的爱心企业,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按比例甚至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以责和情的双向奔赴,稳稳托起残疾人的就业梦。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和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充分彰显了企业的爱心和责任心,超比例安置残疾职工,为残疾职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发放与其他职工相同的岗位报酬,为我市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起到积极向上的引领示范作用。1月18日上午,本报记者随同市残联工作人员走进了这两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和残疾职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华盟电子:无障有爱,同心共创美好的新生活

  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目前,公司共有员工300人,其中残疾人员工12人,分别在生产、检验、实验以及市场部等不同的岗位上。

  每天,家住开发区双庙村智力三级残疾人李爱峰骑着电动三轮车一如往常地来到离家不远的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打卡签到、换上工作服、挂上工作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31岁的李爱峰出生时因缺氧导致脑瘫,虽然智力影响不大,但身体协调能力差,说话时口齿不太清楚,大专毕业后,一直未能就业。2019年年底,在市、区残联的协调帮助下,李爱峰走进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经过培训、实习,后通过考核,成为公司一名实验员,有了稳定的工作后,他又收获了甜美的爱情。“在公司里,我和其他普通员工一样,享受同工同筹待遇,扣除‘五险’外,每月还有近4000元的工资,工作稳定,家庭幸福,女儿也7个月大了,身体健康。”李爱峰感言,能过上如今这样的幸福生活,感到非常的知足,这一切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残联以及公司的帮助。

  今年37岁的赵明月自幼因病造成肢体二级残疾,在12名残疾人中体质相对较弱,2016年进入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受公司照顾进入PCB成品检验车间。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检验产品,仔细地将有瑕疵的产品一一挑选出来。“这是我第一份工作,能够出来工作,我真的很开心。”说起这份工作,赵明月有些激动,她感慨地说,因身体原因,她一直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为了她,父母吃了不少苦。她长时间呆在家里,一直以来都很自卑,出来工作后,认识了不少人,结交了一些朋友,心情开朗了许多, 每天高高兴兴地来上班,看到她高兴,家人更是开心不已。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残疾职工在华盟电子公司内受到的关爱和帮助无处不在,公司的宿舍、食堂、厕所都设有适合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设施,安装了辅助器具,方便他们进出、使用;就餐时,其他员工自觉地走上2楼,将餐厅1楼桌椅空下来,让给残疾人使用;看见一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许多员工还纷纷上前帮忙,骑电动车将他们载到食堂门口,帮他们打好饭,送到桌前……

  扬州华盟电子有限公司拿出工作岗位主动去招收残疾人,并积极为残疾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实行岗位同工同酬制度。谈及这样做的初衷,该公司人事经理姚烨表示,关注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就业,不仅是企业的爱心,更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公司此举更多的是想鼓励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能够勇敢地走出来,自强不息谋出路。今后,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拿出更多合适的岗位,招收更多的残疾人,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和益电动:坚守责任,携手构建充满爱的港湾

  我市有爱心有责任的企业不止华盟电子一家,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也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公司共有18名残疾人员工,他们中最长的在此工作了20多年,最短的也有4年多时间。采访中,公司副总经理陈静告诉记者,公司建厂之初就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只要残联部门推荐残疾人前来就业,都会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公司发展20多年来,员工数量有增有减,特别近年来销售额呈下滑趋势,然而残疾人员工数量却是逐年递增。“招用残疾人员工要多花心思、多承担责任,我们不仅要考虑他们身体残疾情况,也要考虑到他们家庭情况,甚至还要考虑到他们上下班途中存在的一些风险。”陈静感言,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将残疾人员工拒之门外。残疾人朋友也是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党和政府不去关心他们,企业不去接纳他们,那他们的生活就太艰难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也给予了残疾人员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在公司里,他们和普通员工一样,享受着同工同筹的待遇,在工作中表现优秀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荣誉。

  顾汝兴和朱恩梅是对听障夫妻,公司成立没多久,两人就一同进入公司工作。20年来,夫妻俩兢兢业业工作,如今两人都是工作车间的岗位标兵,每月除工资外,还能享受300元的岗位技术人手奖励补贴。丈夫顾汝兴是公司3车间员工,他不仅负责产品装配,而且还负责产品的维修。记者看见他时,他正在车间里陪着客户验货。顾汝兴装来的产品可以说都是精品,一般情况下,有客户前来验货,或者对产品进行抽查时,都会安排他在一旁陪同检验,偶尔发现问题都会及时处理,客户们也都非常满意。“虽然听力有障碍,但他特别的聪明,心很细,产品零部件稍微有些缺陷,他都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维修,是我们车间不可缺少的人才,每个月的工资拿得并不比我们少。”说起顾汝兴,车间主任居长青夸赞道。妻子朱恩梅是公司1车间的员工,主要负责装配样机,在车间她将一件件样机装进盒子里后进行打包,速度非常快。“或许是因为她听不见,不受外界干扰 ,一直以来,她做事的速度都比普通员工快,安排她做事情,也都是很快就能完成,而且做得都很好。”陈静笑着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对残疾员工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虽然公司的工种很多,但公司都将残疾员工安排在装配车间,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上手比较快,收入更有保障。公司现有的18名残疾人员工,月薪少则3000多元,多则大几千元,效益好时,甚至过万。不仅如此,公司副总经理陈静还单独为残疾人员工建了一个微信工作群,经常与他们聊天,掌握他们的动态。时间长了,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或难题,他们都会主动和陈静唠叨。记者采访中发现,一看到陈静,他们脸上都笑容满面,有的还专门过来打招呼,相处的非常融洽。陈静笑着说,公司提供了就业岗位给残疾人朋友,残疾人朋友给也给公司创造了效益。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心无旁骛地工作着,真心真意地把公司当成他们自己的家。

  市残联:春风化雨,助力“好就业”“就好业”

  一直以来,市残联多措并举、齐头并进,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与人社局开展就业援助活动,走访用工企业,采集残疾人工作岗位,举办多场残疾人招聘活动;与财政局、税务局通力合作,做好按比例就业年审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修订“残疾人创业扶持办法”,加大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按比例和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奖励标准,引导更多的企业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之家”让残疾人“家门口”从事辅助性就业,增加了劳动收入;建立电商文创孵化基地,促进残疾人新业态创业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稳定就业是广大残疾人朋友的迫切愿望。下一步,市残联还将继续与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共建机制,让企业安置用工放心、残疾职工工作开心,加快残健共融,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更多残疾人朋友体会到社会的“无障有爱”,更加自信自强逐梦精彩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专版
责和情的“双向奔赴” 共筑残疾人的美好就业梦
高邮报专版04责和情的“双向奔赴” 共筑残疾人的美好就业梦 2024-01-25 2 2024年01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