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  师仁杰

  为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高考的育人功能与指引作用,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率先从上海和浙江两地开始,到2023年已经推进到全国所有地区。较江苏省2008年老高考而言,新高考告别了原来语数外总分独占一方、总分越线却又被等级性考试科目卡脖子的特殊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更加公平、科学和自主。在此背景下,物理学科成为学生的第一类选考性科目。从对近五年江苏省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的数据分析来看,选择物理类的考生人数总体而言呈上升趋势。不仅如此,在提升“量”的基础上,还要提升“质”。因为物理类考生的发展方向与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关联密切,甚至影响我国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就部分学生的反馈来看,很多认为物理学科的理论性较强,难于联系生活实际,甚至有些重要知识点仅是通过头脑幻想进行学习。由此可见,进行物理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的探究势在必行,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确立新型教学目标

  明确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确立新型的物理教学目标,可以为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指明方向,使课程教学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最终收获理想的、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为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教师可以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秉持“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确立新型的、极富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四大维度逐一分析:在物理观念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作为生活化教学目标,将部分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适当变更为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并对其呈现的方式及呈现的过程做出调整与规划;在科学思维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思维、科学推理思维、科学论证思维、质疑创新思维作为生活化教学目标,并对实施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全流程与各方面做出统筹规划,使学生思维得到理性与辩证发展;在科学探究素养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分析证据能力、解释能力、交流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规划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物理活动教学的方案,并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与假设、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与实验,变教师将实验探究的方案灌输给学生为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在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将探求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强化社会责任作为教学目标,以“尊重科学”为指引,并注重将学生“为自身利益学习”的“小我”思想转变为“为全社会发展而学习”的“大我”思想。如此,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教师明确生活化教学方向,并设计具体的教学计划,为生活化教学的有序落实奠定基础。

  二、活用生活化教学,实施新型教学流程

  灵活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新型的物理教学流程,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要提倡将生活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在自身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知识。如果高中物理教师一味围绕高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展开教学,而缺乏生活化教学内容,势必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减少、物理学习思维僵化。为此,教师应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导教学作用,逐渐拉近学生与物理教学内容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可以在导学阶段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如拔河比赛、击鼓传花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然后教师顺势引出力与运动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如此,学生的生活化学习参与意识被有效激发起来,教师随后进行理论知识、物理技能等内容的教学,即可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从课堂组织的小活动过渡到理论教学的衔接过程不能具有太强的思维跳跃性,以免产生学生沉浸在小活动中无法自拔,造成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的结局。

  此外,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切不可完全脱离教科书。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含有较多的阅读材料。在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此类阅读材料中的生活化教学元素,并结合教材具体内容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视野被充分打开,从而拓宽学生的物理学习广度。但是,并非所有的阅读材料都具有生活化教学特性。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性地使用教材,以满足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要求。对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挖掘高中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要素,并从中提取可被用于生活化教学的教学内容;第二,要借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资源服务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三,要对提取的类似资源予以整合,对不同类比的资源按照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在生活化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

  三、化用生活化教学,展开新型课后拓展

  注重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化用到课后的小结过程及拓展延伸过程。极少数教师把课后小结单纯当作是给学生布置课本或习题册上的作业,大肆搞题海战术。事实上不然,作业虽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延伸方式,但有部分习题摒弃了真实性,夸张抑或不符合当前的生产生活实际,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疲倦感的日益加重。为此,对物理作业注入生活化的设计理念,可以进一步增强作业的教学作用,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基础,提升物理技能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延伸。教师可以从生活物理误区的角度出发,设计物理作业,将容易被误解物理原理的生活实例作为作业素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蕴藏的物理原理。教师亦可以从物理知识的应用角度出发,设计物理作业,将物理原理在生活实例中的应用作为作业问题,让学生举出具体生活案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学生的物理基础薄弱,仅是理解物理原理便有点难度,进行物理应用更是难上加难,故而教师应做好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生活化的物理教学过程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专版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小蜗牛在成长
怀疑还是信任
追求“酷”的时尚
推荐好书《狼王梦》
高邮报教育园地03新高考背景下物理生活化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2024-01-18 2 2024年01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