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干担当,2022年度,开发区区管委会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2023年被扬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扬州市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先进集体。奋战“十四五”,展望“十五五”,开发区将全面贯彻扬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紧扣“奋进千亿园区、建设未来之城”的目标定位,一着不让、全力以赴打造千亿级开发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2024年,是高邮经开区实现“奋进千亿园区、建设未来之城”高质量发展目标最关键的一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大总量,一着不让拼招商、抓项目,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集聚强劲的科技赋能,确保全面完成2024年既定的目标任务。
提速经济发展,奋进千亿园区。开发区围绕发展目标,坚定信心、把稳方向、积极应对,经济指标增速势头较好。2023年度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5亿元,增幅达9.3%;实现工业开票销售623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4.3%;规上工业产值648亿元,同比增长16.9%;工业入库税收12亿元,同比增长27.4%;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同比增长24.5%;进出口总额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
注重招大引强,打造地标产业。我区实体化运营开发区招商总公司,着力构建“专业招商+全员招商”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明确入园企业必须具备国家高企申报条件、具备投产当年进规上能力、具备亩均税收30万元以上,重点瞄准百亿级项目、上市公司投资项目,2023年累计签约各类产业项目32个,其中扬州市级重大制造业项目22个,引进上市公司投资项目4个,全区上市公司投资项目总数达13家。已完成制造业外资到账4076万美元。2023年以来,新签约制造业项目新征用地1105亩,租用标准化厂房27.8万平方米,盘活利用闲置土地565亩,同时,新建成永辉地块标准化厂房约19万平方米,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约7万平方米。
突出企业主体,狠抓项目建设。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周期要求,先后出台副科级领导干部挂联服务考核制度、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实行“一项目一表”挂联服务和每周商办、每月汇报、每季观摩模式,一着不让、环环相扣,形成服务合力。2023年已通过省级重大项目新开工认定1个,扬州“三新”重大项目新开工认定14个、新竣工认定16个,扬州市级新达产项目认定9个,为来年项目建设储备了强劲动能。总投资100亿元的新瑞光电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9个月,总投资50亿元的中环半导体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6个月,总投资20亿元的鹏飞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用时3个月,新投产项目为我区今年工业开票销售贡献近50亿元。航天锂电入选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提优营商环境。在优质高效做好传统帮办代办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存在的资金、人才、市场等发展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全力帮助解决。积极探索与省信保集团合作,组建了“园区保”,为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担保授信总额达9亿元,将230家优质企业纳入“白名单”信用库,目前在保项目39个,在保金额超3亿元。成立了供应链金融公司,为新投资项目提供关税垫支,成熟企业大宗材料集采,并逐步向生产全流程推进。建立了“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横一纵的服务模式,打通区内企业间信息交流、联动发展的堵点,促进产业集群企业协作共赢、融合发展。开工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为新项目落地提供保障。开展全区电力工程建设、调整大会战,建设双庙220KV输变电及其周边电网配套工程,让电力供应跟上项目建设步伐,引进三峡能源、江苏国晟等央企、国企,投资建设削峰填谷电站,帮助企业节本增效。组建集体人力资源公司与扬州职大、江南大学等多所高、中职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帮助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难题。投运中央厨房,为企业务工人员提供24小时餐饮服务。
坚持科技赋能,加快创新转型。开发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69家,扬州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风帆公司顺利获批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环艾能获批省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工程研究中心。有效发明专利净增量全年任务数103件,已完成净增105件。与中国石油大学成立深海采油树研发中心,与江南大学共建生命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与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远诺公司合作,在西安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智谷。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目前已梳排推进技改项目41个,总投资1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