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强音,面对市委张利书记在高邮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向高邮教育人发出的深刻‘九问’,高邮教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精准破题抓重点、实干答题开新局,进一步厘清教育事业发展中‘加与减’ ‘多与少’‘快与慢’三对关系,抓均衡促公平、抓短板保供给、抓改革增活力、抓安全守底线,以教育的高质量赢得群众的‘真满意’。”日前,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晓君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办好人民满意高质量教育的具体路径。
“答好‘加与减’的必答题,三条路径实现教育惠民格局性变化。”徐晓君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惠民要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实事上下大力气、真功夫。一是奋力“攀”,走综合实力升格之路。老百姓最大的教育获得感往往在高考成绩,我市连续7年获评扬州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离不开义务段的厚重积淀。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加强手机、睡眠、作业等五项管理;出台《高邮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试行方案》,改进初中考评体系,落实《高邮市小学质量提升操作指南》,进一步打基础、强支撑。二是果断“舍”,走教育资源调优之路。面对农村“微型校”、办学低效化的现状,近年来,我们平稳整合了送桥中学、树人小学、甘垛小学、武宁幼儿园等学校,让乡村孩子“学有优教”。接下来,我们还要推进新一轮资源优化重组,探索乡村寄宿制学校办学等模式,让“更多的孩子公平享受更好的教育”。三是科学“减”,走轻负增效扩优之路。推出“双减”组合拳、课后作业“重监管”、课后延时“重活力”、课后服务实现“5+2”形式,实施“1+X”的服务模式,将足球、篮球、艺术等特色课程与课后服务相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真正让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减下去”,综合素养“提上来”。
“写好‘多与少’的填空题,三个实招提升优质资源均衡化水平。”徐晓君表示,面对乡镇小规模学校办学难,城市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需要我们主动作为谋实招。第一招,聚焦义务段,发挥城乡“一体化”联盟实效。发挥“名校+”效应,按照“优带弱、城带乡、大带小”原则,继续实施集团化办学,组建城乡教育联盟,明确“1+X”兄弟协作型抱团发展思路,各联盟由盟主学校统筹组织,在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教育资源等方面实质性开展合作互助,形成“学校共同发展、师生共同进步、城乡共同携手”的教育生态圈。规范招生行为,逐步缓解热点学校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第二招,指向高中段,巩固全市“一盘棋”格局。坚持区域统筹,分层定位高中学校发展目标,高邮中学要侧重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录取目标和高分段人数目标以及本一达线率,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第一中学要坐稳扬州市二类重中头把交椅,增强支撑校的贡献力;第二中学要确保本一、本科全面稳中增量,其他学校要着眼本科大面积。坚持学段统筹,确立“三年一盘棋”的备考战略,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在狠抓高三备考冲刺的同时,重点加强对高一、高二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今年城区3所四星高中坚决杜绝提档借读现象。第三招,把握关键点,增强“秦邮优教”成色底色。以《高邮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为指引,实施“九大工程”,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高品质特色高中、示范高中为目标,注重创新特色多样发展,丰富“秦邮优教”品牌内涵,提升办学治校品质。
“解好‘快与慢’的证明题,三项工程探索赋能提质内涵式发展。”徐晓君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高邮高中教育有“高原”、少“高峰”的窘境,面对周边县市教育质量不断攀升的现状,我们必须要顺势而为、把握重点、快速出击。一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把好优质发展“主动脉”。落实《全市高中教育质量考评方案》,激励高中学校提升育人水平。制定《高邮市全员课堂教学大比武制度》,修订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改革考试管理制度,出台《高邮市高中备课组建设意见》,打造优秀备课组,提升备课组学科教研能力。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研训员蹲点学校制度,强化教学评一体化。建立“五项机制”,抓住关键少数,形成以校长、研训员、班主任、备课主任和学科教师为关键的质量保障核心。二是实施“三名”培养工程,构建领军人才“成长营”。加强多维度实践锻炼,通过贴岗实践、支教实践、挂职实践、轮岗实践,为优秀教师成长赋能。通过多元化务实举措,进一步精选、重用、细培,助名校、名校长、名教师脱颖而出,培树有影响力的名校长、名优教师20名,打造有影响力的示范校6个。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市内、市外校际间交流互动、联谊联盟,扩大“朋友圈”,谋求“大发展”。三是实施管理创新工程,按下品质提升“快进键”。坚持“全员育心、全心育人”,在制度制定、平台搭建、课程开设、师资队伍、活动推进等方面发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构筑学生快乐成长“防火墙”。实施初高中衔接培养工程,推进竞赛辅导社团教学育人模式,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优化《骨干教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方案》《义务段学校质量考评》等方案,树立鲜明重实绩导向,真正形成“基础更实、高原更广、高峰林立”“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良好样态。
徐晓君表示,以未来计,从足下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打响“秦邮优教”教育品牌,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在瓶颈中寻路径、在前进中求奋进、在变局中开新局,用更加公平、更有成色、更加稳健的深度实践和教育答卷,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更高满意度,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