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鸿
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吃到无花果时,不知道叫什么,只觉得很好吃。
家住在县政府大院里,院内种有桃子、葡萄、石榴、杏子、柿子、枇杷、桑葚等数种果树。小时候比较调皮,放学后喜欢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大院里乱串,见到树上结有熟的果子,伸手就摘着或用竹竿打着吃。
在大院大会议室后面,种有两棵不太高但很结实的果树,宽硕的叶子,结的果子像葫芦,一头大、一头小。生的果子青绿色、硬硬的,熟的果子黄绿色、软软的。听说果子能吃,我和小伙伴们经常爬到树上摘下果子,掰开来,大胆吃着里面淡粉红色的果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院大会议室作为危房被拆了,这两棵树也没了,实为遗憾。
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发现这种果子在水果店、超市有卖,且价格不低。看了标价牌,才知道这种果子叫无花果,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无花果何以深得百姓青睐,原来它还具有药用功效: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进而了解到,无花果树属桑科榕属植物,多生长于热带地区,少数温带地区也有。过去人们误以为它不会开花,所以才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实际上它是开花的小型乔木。
二连襟从朋友处移栽了一棵无花果树于自家大门口空地。栽了五年多,都长到两米多高了,这两年结有很多果子。我和爱人去连襟家玩,常能品尝到刚刚摘下的新鲜无花果。每次手拿无花果时,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爬树摘果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