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镇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江苏长江经济带北侧,是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是扬州市唯一一个以革命烈士英名命名的红色乡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卫生镇、江苏省全面小康镇、扬州市文明乡镇。全镇地域总面积62.02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
近年来,周山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色”的发展思路和“江苏之心、红色名镇、科普小镇、生态水乡、精致周山”的发展战略,以为民、惠民为切入口,凝聚起“红色周山”发展新合力,全面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鼓足经济转型“风帆” 掌舵经济发展破风浪
经济指标稳中有进,项目招引成效明显。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7.9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2亿元,年平均增速13.3%;综合财政收入11483.6万元;综合财政支出27197.46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951.1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16年的6.5亿元增至2021年的9.2亿元,年均增长5400万元,2021年,我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我镇实现无债村全覆盖。“借力飞地”有实绩,“筑巢引凤”有成果,“腾笼换鸟”有实效。近年来,我镇签约项目44个,其中亿元项目16个;开工项目29个,其中亿元项目12个;工业项目共开工15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
擘画乡村振兴“框架” 构建精致美镇新样板
全面完成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年计划,累计控减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758.6亩,新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206亩,新增特水养殖面积2084.3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0000亩,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新建桥梁、灌溉泵站、排涝站、圩口闸等系列田间配套设施,提升农业抗灾能力。普及秧苗机插、农田植保、秸秆处理、粮食烘干等现代农业机械,创成扬州市高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打造红色文化一条街、红色记忆一号路、彩虹路6.51公里。累计投入700万余元,加大农村公路维修保养力度,我镇公路管养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率先试行农村公路管理“路长制”,推进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全长4.85千米中石化青宁线(周山区)输气管道铺设和镇区泰维燃气管道铺设。
捍卫蓝天碧水“底色” 擦亮生态水乡新名片
重拳治污多点突破,完成镇区4.1公里污水主管网铺设;建成吴堡村、双河村、龙胜村、万福村、狄奔村、长宁村拉网覆盖式和志光村、龙华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进“263”专项整治行动,关闭涉化企业4家、砖瓦厂1家,完成工业窑炉整治1家,取缔非规废品收购点5家、砂石码头1处,关停小型造纸厂1家,完成两个畜禽养殖污染点整治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战果明显。生态优势巩固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省、国家卫生镇为契机,对全镇范围进行网格划分、不留死角,充分发挥“周三创建强化日”品牌效应,落实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环境长治久洁。开展公路违规种植及乱堆乱放、河道有害水生植物清理、镇区后街背巷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百村整治”拉网式全覆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积极实施土地复垦,加强耕地保护,强化土地执法巡查监管,积极推进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握紧民主法治“利剑” 筑牢平安乡村主阵地
高标准完成“三整合”改革任务,重新定位乡镇职能,“一办八局”实质性运行平稳,通过扬州达标验收;31项行政审批权、67项赋权事项和165项执法权下放至乡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发放“三服务”(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联系卡近200张;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务一张网办件事项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乡镇每半月、村(社区)每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疑难问题不出镇”。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适时调整全镇28个安全生产条线工作网络,分行业、全方位深入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紧贴广大群众“心头” 当好幸福周山勤务员
社会事业壮大壮实,民生保障到边到位,惠民活动走行走心。投入120万元,完成基层武装部和基层民兵营(连)规范化达标建设。争取资金4.5万元改造“梦想小屋”3处。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100%。做好双拥优抚工作。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工作,收缴居民养老保险费 7530人,实现应保尽保全覆盖。做好社保“一卡通”信息采集工作、劳动维权工作,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完成全镇7724宗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籍调查签字确认、登记受理、三级会审公示工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标准有升有降。落实奖励优惠政策,提高五保供养水平,投入185万余元,更新改进敬老院硬件设施。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做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邮返邮人员等重点人员健康管理服务。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制作文明实践菜单,围绕环境整治、助残敬老、文明创建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500余次。专注打造“情暖夕阳”和“种书乡间——农家书屋辅导员活动”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组织开展“文艺村村行”、送经典戏曲、举行集体生日会、感念母恩、父爱如“衫”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 端午 中秋 重阳”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戏曲进村组、太极拳展演、趣味运动会等文化活动,极力丰富广大居民群众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高扬党建统领“旗帜” 推动政府改革开新局
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重于一切,群众呼声先于一切,拿出更多的“硬招”、“实招”和“新招”,努力在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中把握主动权。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站在发展的最前沿,问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着力建设“民心政府”,形成率先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弘扬“勇担当、敢引领、善作为”精神,在建设幸福周山中比担当、比执行、比本领,以不凡作为创造不凡业绩。善于拼抢机遇,敢于创新突破,勇于担当担责,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关键指标等重大事项尽职尽责,解决项目立项、建设用地、审批服务等实际问题尽心尽力。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重大事项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完善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责任倒查机制,努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坚持依法履职,认真落实政府权力清单,深化政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各类政府信息。认真执行镇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贯彻《准则》和《条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严格落实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规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强化经济责任、民生工程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