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舂碓

  □  陶鸿江

  舂碓是在没有碾米机的年代里,乡民们用来舂谷或舂粉的工具。

  舂,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碓,由碓伏、碓头(又叫碓嘴)、碓马(也叫碓丁)、石臼组成。碓伏是用“人”字形木料制成,伏在地上支撑着碓马,后半段两边各有竖起的“木耳朵”,木耳朵上端有凹槽,碓马上的小横梁就放在木耳朵上,供舂碓时碓马上下翻动。碓头是由一根小膀子粗细、半米长度的硬实木棍做成,顶头套着生铁铸的“碓牙”。碓马是用一段长约2米、成人腿粗的树段制成,与地面平行。顶端装上“碓牙”,末端制作成叉鱼尾状,可供一人或二人踩踏。与碓相配套的是石臼,这是一种用石头打制的里外都带花纹的罐状器皿,口大底小,埋在地下,上口与地面相平。碓如安装在房子里,必须从房梁上垂下两条粗绳,粗绳中间系一块木扶手,供舂碓人站在碓马上踩踏时扶手,起平衡作用。碓如安装在室外,必须在碓伏的两侧各安装一根木桩,上面放一根横木,供舂碓人扶手。

  我小的时候,庄上只有一户人家安了碓,每到腊月忙年时,庄上人都要到作坊去排队等候,我也扛着小板凳随父母一起去排队。有时要等到天明鸡叫时分。那时,“扑笃”“扑笃”的舂碓声和着乡邻们谈天说地的欢笑声,让小作坊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等到了我家时,我总要爬到碓马上蹬几脚,小腿没力气,就应着爸爸舂碓的节奏做做样子,有时腿抬慢了,会被碓马尾部的“鱼尾”触一下,腿如果蹬快了,则会踏空,不小心还要从碓伏上滑下来。

  我记得舂碓都是爸爸和姐姐们软流踩踏,无数次机械地重复着脚踏的动作,好单调啊!大冬天,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还满脸流汗,非常辛苦。妈妈的活也不轻松,她总是蹲着或跪着往石臼里添米或用勺子、筷子不停地在石臼里搅拨米粉,有时还用小竹帚使劲地刷刷周边,防止米粉粘在石臼上。一天碓舂下来,爸爸两条腿都是用手搬上床,妈妈腰累得都直不起来了。

  因为要舂米又要舂粉,只有一户人家有碓,真是太急人了。爸爸就想办法自己做碓。他选中了屋后一棵又大又直的榆树,锯下来又经过砍、刨、凿、修等多道程序后,就在小屋里安装了,后又搬到室外的空地上。从此,我家也热闹起来了。直到有了机器碾米打粉,碓才停止了劳作。

  后来家中砌房,中柱短一截,碓马被爸爸用去接中柱了。石臼却一直留在了地里,直到2019年老宅翻新时我才将它从泥土里“请”出来,清洗后放在家中的院子里,当“古董”收藏起来。庄上岁数大的人只要看到这个石臼,就像看到宝贝一样,说起当年舂碓的故事如数家珍,满脸兴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怀念父亲
八年高邮行
舂碓
山芋干
烟酒牌情未了
丈量
高邮报副刊03舂碓 2022-08-02 2 2022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