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6月02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构升格,让记叙文精巧布局

  □  市汪曾祺学校 乔淼

  结构的升格实际上是对文章的组织、排列形式进行重新调整与巧妙布局,在提高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等合理性、衔接性的同时,明确文章的总体框架与主题内容。结构的升格需要遵守完整性、条理性的原则,因此必须要从时间、空间等角度入手,通过序列的整合打造巧妙且新颖的结构,从而提高记叙文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一、时序贯穿,层次清晰

  通常情况下,记叙文的写作是以时间为脉络,根据先后次序来划分文章的层次、段落。以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为例,这篇课文就以“中举前—中举后”的时间顺序描写了胡屠户贺喜、范进借钱等事件,在思路上极为清晰。除了时间脉络采取顺叙的形式外,插叙与倒叙也是记叙文记事中常用的形式。例如在《故乡》中,作者鲁迅就灵活使用了插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副神异的图画来……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通过对少年闰土的追忆,表现出闰土在形象上发生的转变,进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学生确定时间层次的同时,也应该把握记叙文形式、结构的美感,在书写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全文的时序或者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根据时间设置提纲结构,然后再将人物情绪、性格成长、情节发展的变化融入到时间线中,使得层次的递进发展更加自然。

  二、空间转移,移步换景

  在记叙文书写的过程中,空间是人物活动、时间开展的背景,学生必须重视空间的转移,并根据空间的变化来设置合理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作者作为记叙的主体具有观察位置的固定性,即能够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对比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事物;另外,作者的行动也会造成位置空间与路线的变化,从而对不同事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作者就把握了空间的变化,从“山上、山间、山坡、山腰”等不同空间入手,描述了济南在冬季时的动静之美,并通过阳光、色彩在不同空间的对比,比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等,凸显济南山色的变化,让文章更加充实饱满。

  空间转移的结构方式强调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角度,从不同空间入手加强对事物的感知,能够给读者以丰满可感的形象,增强文章感染力。

  三、时空交互,错落有致

  “时空交互”的文章结构指的是,在写文的过程中将时间、空间进行紧密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搜集组织材料、编排具体内容,这种结构适用于时间跨度较大、空间转移频繁的文章的书写,在人、事叙述上能够加强对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控制,从而保证叙述的条理性、层次性。在《乡愁》中,余光中就采取了时空交互式的序列结构,将“乡愁”根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现在”根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诗序,借助时空的变化,进一步推进了诗人情感的表达。

  时空交互的方式,对作者的叙事能力和文章的架构能力有较高要求,时间空间切换自如,让人感觉贴切自然,没有丝毫不适。在平时的作文中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但在考试作文中不提倡。

  四、并列组合,善于剪辑

  并列组合结构在层次上极为明显,不同的层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分散性,通常由几件事或者几个人物、几个场景组成。因此,相对于其它的结构而言,并列组合结构在材料搜集与整合上更为便利,层次的主题思想也较为明显。《你还会害怕挫折吗?》就是一篇优秀的并列结构记叙文,文章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面香”“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几个主题入手,强调了面对挫折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得出需要直面挫折的结论。

  学生应该正确分层,把握内容独立、中心却不独立的原则,准确地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与思想,避免出现思想矛盾、文不对题的情况。

  总而言之,内容组织的合理性、排列的有序性直接影响了作文的结构,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应该划分开头、结尾等层次,还应该通过整合脉络、确定主题、归纳材料来制定合理的文章结构,这样才能确定作文的框架结构,保证内容层次的清晰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名城印象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专版
结构升格,让记叙文精巧布局
我的“六一”故事
挂鸭蛋络子
家乡的咸鸭蛋
核酸检测
一起向未来
雨中一幕
高邮报教育园地06结构升格,让记叙文精巧布局 2022-06-02 2 2022年06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