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邮城的大街小巷早已粽子飘香艾草芳,大人们早早地给小孩子们备上百索、虎花、虎头鞋等寓意避邪驱毒的物件。
端午节还要吃鸭蛋,小孩子们还会挂五彩的“鸭蛋络子”,同样是有压邪之意。如今,我市的一些民间艺术家还会在鸭蛋上进行彩绘,丰富端午的文化。 王林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