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永华
小时候,家住高邮南石桥旁的极乐庵,有市河从极乐庵院东穿过,市河中的水是经过南门琵琶闸南水关与大运河相连接的,水质很好,清澈见底。市河的水生物非常丰富,河中水草如带,漂着绿意,小田螺吸在水草上随水波起伏,显得悠然惬意。田螺、蚬子、河蚌在河中几乎到处都有,只要你动了食心,下水去摸,不用花一支烟工夫,摸满一“小头盆”是不成问题的。市河中的鱼一般都不大,有“小斑皮”“罗汉狗子”“昂刺”“鲇鱼哇子”和“草鱼头子”,河边用大青石搭成的码头,水下的木桩上趴着“小藻虾”和“虎头呆子”。不过,市河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鱼要数“鲹子鱼”。
鲹子鱼,身体瘦长,约有二指宽,游在水中如一片杨柳叶扁平而狭长,鱼鳞细密泛着银白色。鲹子鱼有硬头鲹和软头鲹之分。硬头鲹头小嘴尖,喜欢游于水面。软头鲹嘴巴长得有点高出鱼头,游起来翘出水面,又叫翘嘴鱼。鲹子鱼喜欢贴着岸边游,更喜欢靠近码头游。午后的市河鲹子鱼多得不得了,一群一群地围着码头游,追食着洗碗的人从碗中洗出的米饭粒,赶都赶不走。似乎当一群鲹子鱼游过来时,只要伸出手用碗就可以舀到鱼。
我学会钓鱼,就是从钓鲹子鱼开始的。那时,上学的我兜里也没有多少零花钱,花钱去买专用的钓钩也舍不得,就找来一根大头针弯成鱼钩,钓鱼线用的是家里钩被子的棉线,穿上用鹅毛管子做成的浮漂,系在一根撑蚊帐用的竹竿子上,一套功能齐全的钓鱼装置就成功了。鲹子鱼游在水面,诱饵要轻,苍蝇是最廉价的钓鲹子鱼的诱饵。鲹子鱼食性好,贪吃。我站在平常淘米洗衣的码头上,远远地看到一阵子鲹子鱼游过来,把鱼钩甩过去落在鱼群中,看到鱼漂猛地一沉,随手拎起鱼竿,一条鲹子鱼就晃晃悠悠地成手中之物了。那时,逢星期天不上学,我总是会站在码头上钓鱼,钓个把小时,装鱼用的小铅桶里就有二三十尾鲹子鱼在游,中午家里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河鲜。
鲹子鱼适合红烧。把鱼鳞和腮、肠除去洗净,锅中倒些许菜油烧热,放葱姜进锅里炸出香味,把鲹子鱼下锅用葱油煸,加些料酒、老抽酱油和醋,先大火烧开,加少许糖提鲜,再放几瓣大蒜头子,改小火微炖,煮到鱼香从锅中飘出,一道红烧鲹子鱼就可以端上桌了。红烧鲹子鱼,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在食材中再添加上时令的水咸菜或雪菜,制作时,要注意少放酱油和盐,否则烧出来有点偏咸,会盖掉鱼的鲜味。有喜欢辛辣味道的,可以加一两个辣椒,鱼的卤汁内鲜辣二味相互渗透融合,很是下饭。鲹子鱼肉质细嫩,鲜中带点微甜,就是丝卡特别多,要小心一点慢慢地吃,用舌尖在嘴里剔着点,不要误呑丝卡卡痛了喉咙。
鲹子鱼上市时,量多,价格也不高,是一种最便宜、最普通、最平民化的河鲜,高邮人常买来做菜。吃红烧鲹子鱼,伴着一杯小酒慢慢地饮、慢慢地吃,味蕾会感受到鲹子鱼那种别样的鲜美,更舒服更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