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若兰
收到由高邮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倪文才先生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马世杰先生年谱》,我被其精美大气的装帧、丰富翔实的内容所吸引。作为马世杰的后人,我惊叹于高邮地方政府对乡贤文化、乡村文明传承创新重视的程度,更由衷地钦佩倪文才先生不惧困难、认真执着、求真务实的行事风格。他们的努力,不仅让更多高邮当地人了解到这片土地上曾出过一位如此勤勉为官、为民请命、善于经商又热心公益的先贤,进而为之骄傲;更能激励我们这些身处异地的马士杰后人以他为榜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的母亲马润宜是如今唯一在世的马士杰小女。此前常听母亲说起过外公,给我的感觉,外公就是一个以“有功于世、有益于人”为终生信念且颇有成就的祖辈,究竟“功”有哪些,“益”在何处不很清楚。直到《年谱》的问世,从字里行间,一个真实的老者似乎透过厚重的历史烟尘缓缓向我走来,同时随着年代的更迭,幻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年少时的苦读;中年身负重任,虽竭尽全力,终不得周全的无奈;步入老年,仍为运河浚治民生安危四处奔走呼号……
掩卷沉思,我终于理解了编著者倪文才先生采取年谱这种体裁展现马士杰不凡人生的意义所在。因为他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客观真实地表述一段历史的存在,来不得半点记忆上的偏差或臆断,每个时段、每件事情都有据可查。正因为此,可想而知其工作量之大,下的功夫之深,让我们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回想两年前,听说高邮来人采访有关外公马士杰的一些情况,母亲心里有点忐忑。因为毕竟年代久远,况且母亲属家中老小,又不爱操心,对自己父亲事业上的事知之甚少,担心人家远道而来,徒劳而归。当看到曾为家乡父母官,现任文化研究院院长的倪文才先生,与前高邮日报社记者任仁先生带着家乡特产,并带来家乡的问候、陈述他们的研究进度时,我们都被感动了!随着倪文才先生逐条信息的对照证实,我们惊叹他所掌握的有关外公马士杰的各方信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母亲更是对其和蔼可亲的态度、执着负责的精神赞叹不已,直呼“高尚的人”!倪文才先生就是凭借着这份执着、这份韧劲,呈现出这部精品《年谱》,让我们和更多的人清楚地了解到外公马士杰的“功”和“益”:其为运河的疏通治理殚精竭虑;自购渡轮、创立汽车公司;开办小学、讲习所;开垦滩涂兴办公司;建电灯厂、浴室等等行为举措,无一不彰显外公马士杰实实在在的功和益。他用毋庸置疑的事实践行了为自己“有功于世、有益于人”的人生信念,为他的后人树立起永远的丰碑!
感谢家乡高邮市党委政府!感谢倪文才先生!感谢所有为高质量出版《马士杰先生年谱》超常发挥的各位大师们!相信这部精美的《年谱》定会被作为珍品收藏。
同时还可以告慰外公马士杰的是,作为他的后人,我们要一代代相传,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将秉承“有功于世,有益于人”的家训,力图在各自岗位上做到最好,不负年华,不负先辈!不负高邮老家这片土地!
202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