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龙虬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高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建设“四个高邮”的战略部署以及“江苏绿心、中部崛起”的目标定位,围绕乡村振兴“五区三园一路多点”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项目突破年、产业增绿年、制度规范年、能力提升年、乡风培育年”建设,着力构建“三产联动、三生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努力打造具有龙虬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聚力产业能级提档 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新引擎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瞄准产业定位开展精准招商,增强新兴产业发展韧劲。依托龙虬庄遗址特色文化资源,强化文旅招商。加快高邮市食品产业园建设,围绕本地农产品优势资源,招引和落地一批食品精深加工、含税农业项目。聚焦总部经济招引,充分发挥中之炬铝材料“园中园”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引领作用,积极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分公司落户投产。以重大项目建设主动,争取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强化人才引进,大力开展“人才集聚、创新集群”、“新龙虬人”评选等活动,支持企业引进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锻造转型发展的内核引擎。优化专项服务,做优环保产业园科创服务中心功能配套,做实项目用地载体保障,用好代办帮办专班队伍,做实做细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安评环评等前期准备环节,提高项目转化率、落地率。
聚力民生福祉改善 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新品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拓宽就业渠道,,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化为民服务,推动“最多跑一次”向全领域深化,实现民生服务“网上办、自助办、掌上办”,继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入实,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不断繁荣文体事业,全力优化镇域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探索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新模式,加快龙虬幼儿园改造提升工程进度,持续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完善居家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巢化”新趋势,用好龙虬庄村党建颐养中心,持续开展“代餐”服务。锚定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新目标,统筹推进镇村环境整治提升、村民文明习惯养成和爱国卫生运动等各项工作。巩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广泛开展接地气、近民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特色活动品牌。设立“为民办实事台账”,妥善解决好交通出行、就医就学、用水用电等民生工作。
聚力政府自身建设 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新作为
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镇党委决策部署。严格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心,保持“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实行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埋头苦干、打破常规,雷厉风行、能快则快,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努力让政府工作“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坚决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底,严格依法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的实施、评价、问责机制。坚决把廉政建设挺在最前。全面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压实“一岗双责”,用好“四种形态”,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持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等重点领域监管,创新建立农村“三资”管理专项审计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聚力布局镇村建设 进一步把握乡村振兴新机遇
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强镇,研究制订《龙虬罗氏沼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以及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目标定位,做长、做细、做精罗氏沼虾产业链。实施品牌农业创建,扩大“龙虬罗氏沼虾”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影响力。持续推进结对共建,指导各村、社区在“五方结对”政策资源的带动下,做好 2022 年产业共建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带动农民增收。探索“土地+资本”合作模式,拓展集镇发展空间。持续推进道路提档升级、桥梁改造工程,继续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筹整合闲置零散地块,加快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强化集镇管理,保持对闲置土地治理以及乱占耕地建房等“两违”整治的高压态势,巩固提升“创文”、“创卫”成效。探索“五位一体”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推动镇属物业服务公司实质化运作。打赢“蓝天净土碧水三大攻坚战”,用好环保产业园环境监测平台,推动全镇路网、水网、管网、绿网、节点水平再上新台阶,坚定绿色生态,探索实行“生态养殖信用保证金制度”,推动实现产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同步可持续发展。
聚力镇域治理升级 进一步增强改革引领新活力
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强化政府性债务日常监管和信息预警,加强财源建设及日常支出平衡工作。注重专班统筹,超前研判债务风险,严控新增债务。统筹推进平安龙虬建设。持续抓好公共领域安全、矛盾纠纷化解,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毒、金融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攻坚化解重点领域和特定利益群体涉访涉诉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八五”普法,抓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继续推进“平安乡村”技防工程,全面提升网格化精细化社会治理水平。慎终如始抓牢安全生产。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三位一体”执法检查,严防责任缺位、功能缺失、投入缺口。常态化储备“应急小分队”,提升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