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卞庆中和他的“金种子”

  □  通讯员 乔金娣 记者 杨晓莉

  冬季是一年中农村最为清闲的季节,然而在周山镇吴堡村,“泥腿子”出生的卞庆中却一刻不得闲。17日下午,记者来到其创办的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时,他正冒着寒风在试验田里忙碌。“这一大片光秃秃的黑土地,看似什么都没有,其实里面正培育着70多种小麦新品种,它们都是我的‘金种子’。” 卞庆中笑着说。

  49岁的卞庆中皮肤黝黑,说话语速很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干练。多年来,他扎根基层,勇闯敢试,从农技推广到创办种业公司,在种业“育繁推”的道路上愈走弥坚。至目前,他的种业公司已研发出多个小麦新品种,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抓住时机——心怀梦想创办种子公司

  卞庆中毕业于扬州中等专业学校,曾在川青农业技术推广站多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长年累月的工作实践,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也与农民、农业和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龙头”,一直关系着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卞庆中告诉记者,他一直有一个“种业梦”,想在种业育繁推广上成就一番事业。但过去因为政策限制,个人不能从事种子研发,只能销售。2004年,卞庆中承包了门市部,主要经营种子、化肥、农药等产品。随着我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子产业逐渐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2008年,卞庆中看准时机,成立了好收成粮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并于2011年创办了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

  公司的成立,让种业“老兵”卞庆中有了施展抱负的新平台。公司成立之初,因为资金有限,只是单纯销售别家公司的种子,不仅要缴纳数额不低的知识产权费,而且公司竞争力不强,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

  为此,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后,卞庆中将企业发展重点放在了科研育种上。他说:“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再苦再难也会坚持干下去。”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多年来,卞庆中坚持“市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 的经营理念,走“科技+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一体化之路。目前,公司已具有较强的品种自主选育能力、种子繁殖和质量控制能力、营销推广服务能力,并在资金实力、人才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 跨入了高邮农业龙头企业前十强,成为扬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

  自主研发——以核心技术抢占市场

  采访中,卞庆中多次走进实验室,和员工一起观察种子发芽试验情况。“培育新品种,时间十分漫长,一般需要5至6年时间。这期间要不断地实验,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一点不能马虎。”卞庆中介绍。

  除了在实验室试验外,还要将种子种到地里进行生产测试。扬子江种业公司280多亩的试验田被划分为长约7米、宽约2米的长方块,每一块田里插着不同的种子型号标志。试验田里还安装了农作物生长观测仪、土壤测温仪、卫星微型气象站等各种仪器。

  “这些仪器都是为正在试验的70多个品种提供相关数据支撑的。” 卞庆中介绍说,培育新种子要经过至少6次大范围试种才能得出最终结果。他们的试验田里有70多个新品种,目前已有40多种在南海试种,明年4月份就能初步知晓每个品种的产量、品质以及抗病性能等。

  品种是种子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为此,卞庆中带领公司员工成立创新工作室,他任组长,积极参与种子研发工作。他还积极与扬州大学、江苏农业科学院、河南大学三所院校合作,借智借力,促进产学融合、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目前,公司拥有员工36人、技术人员18人,引进博士1名、推广研究员2名。2019年5月,程顺和院士工作站也落户到扬子江种业。目前该公司已育成4个小麦品种、4个水稻品种,其中宁麦资119、扬江麦586获得国家专利。

  “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抢占市场。目前公司主打的宁麦资119、扬江麦586两个自主品种,年销售超过3000万斤。公司还有6个小麦、水稻新品种正在申报中。” 卞庆中介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江浙和皖南皖东一带,宁麦资119已进入安徽合肥长丰县政府采购目录。 新品种申报成功后,市场前景会更广。

  逐梦前行——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链

  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挂藏室内,悬挂着一株穗体很长、颜色光鲜的稻穗,格外引人注目。卞庆中介绍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彩色水稻,已和开发区达成初步协议,准备明年开始试种100亩。”

  从单纯种子销售门店成长为集水稻、小麦新品种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规模企业,这背后凝聚着卞庆中辛勤的努力和汗水。“他爱下田,爱较真,凡是涉及种子的问题,他总是‘斤斤计较’。”这是公司员工对卞庆中的共同印象。每批种子都要做催芽试验,只要在公司,卞庆中每天都会下田,有时在田头一蹲就是七八个小时。即便出差在外,也会让人将试验田里的视频发给他。有一年夏季,卞庆中为了观察水稻抽穗初期不同品种的抗瘟性,冒着高温蹲守田头八个小时,血压突然升高,他赶忙去卫生室吊了两瓶盐水,又继续回到田头。为了让农户买到放心合格的种子,卞庆中亲自验收、严格把关。一次,公司一批品种检测结果不理想,他立即要求员工重新筛选, 15万斤麦种硬是筛出了三千斤不完善粒。

  说起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卞庆中连连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好政策,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扶持。” 卞庆中感言,创业以来,政府搭建培训、学习的平台,人社等部门也时常上门服务,帮助公司引进人才、申报项目等,让自己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对于未来,刚刚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的卞庆中表示,公司将不断加大科研、生产、市场开发力度,向着“育、繁、推”一体化发展道路前行,带领广大农民一起致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6版:教育园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卞庆中和他的“金种子”
城乡居民医保年度切换期间住院起付线收取常见问题解答
高邮报特别报道03卞庆中和他的“金种子” 2021-12-30 2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