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中共高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强富美高”新高邮发展大局,依法履职,主动作为,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迎接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即日起,本报推出“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工作回眸”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业绩。
回顾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最大的亮点在于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自觉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任期五年内,召开常委会会议41次、主任会议47次,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工作报告75项,作出决议决定16项,开展执法检查9次、工作评议10次、专题询问6次、视察调研35次,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高人大工作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制定党组工作规则,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定期向市委汇报党组工作情况,协助市委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会议,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把人大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做到市委有要求、人大有行动、落实有成效。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委决策部署,作出《关于紧扣“四个定位”狠抓措施落实,全力推进高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议》,督促政府咬定目标,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态。关注城市品质提升,每年听取市政府落实人大“加快东部新城建设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决议”情况汇报,对规划实施的72个项目开展常态化督查推进。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牵头起草《高邮市民文明公约》,认真督办“补齐文明城市创建短板”重点代表建议,及时作出《关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机制的决定》,并对决定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迭代升级。积极响应市委“聚力最贫困家庭帮扶”号召,落实帮扶资金500多万元。主动融入防疫大局,动员广大代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组织开展“你我同行走访企业界人大代表”等活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纾难解困。
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02人次,规范实施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拟任职发言、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等制度规定,进一步增强被任命人员的宪法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根据新颁布的《人民陪审员法》要求,新任命95名人民陪审员,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司法。
通讯员 林玉顷 记者 杨晓莉